期末复习精炼
考点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高 中线与角平分线 1 2017舟山 长度分别为2 7 x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x的值可以是 A 4B 5C 6D 92 如图M11 1 若 ABC的周长为20 则AB的长可能为 A 8B 10C 12D 14 C 3 如图M11 2 ACB 90 AD。
期末复习精炼Tag内容描述:<p>1、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五 二氧化碳的性质,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C,1. 如图Z6-5-1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 空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2. 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 操作及现象是( ),C,3.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如图Z6-5-2所示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步骤 B. 步骤 C. 步骤 D. 步骤,C,4.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Z6-5-3所示的实验: (1)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考点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高、中线 与角平分线,1. (2017舟山)长度分别为2,7,x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x的值可以是( ) A. 4 B. 5 C. 6 D. 9 2. 如图M11-1,若ABC的周长为20,则AB的长可能为 ( ) A. 8 B.。</p><p>3、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1.摄氏温标的规定.(认识)2.常见的温度值与环境温度.(认识)3.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认识)4.温度测量.(操作)5.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理解)6。</p><p>4、上册,期末复习精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二本章易错点归点,易错点1对化学实验的现象叙述不准确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但要做好化学实验,而且还应该细心观察每一个化。</p><p>5、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三碳的单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B,1.“石墨炸弹”可用来破坏输变电系统,主要利用了石墨的哪种性质?()A.质软B.能导电C.有滑腻感D.有金属光泽2.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p><p>6、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二本章易错点归点,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易错点1误认为净化后的水就是纯净物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多级净化处理天然水获得的,但供给用户使用的水中仍含有可溶于水的一些杂质,所以生活用水不是。</p><p>7、上册,期末复习精练,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专题一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考纲要求,1.水的组成(认识);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知道);3.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4.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p><p>8、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六一氧化碳的性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C,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p><p>9、上册,期末复习精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四氧气的制取,C,1.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需要加热B.都需要催化剂C.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D.都有氧化物生成。</p><p>10、上册,期末复习精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一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考纲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独立操作);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认识);4.一氧化碳。</p><p>11、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二本章易错点归点,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的原因在“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反应中,很多同学不明白其中的反应过程,误认为是CO2。</p><p>12、上册,期末复习精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专题一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考纲要求,1.质量守恒定律(认识);2.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理解);3.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理解);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p><p>13、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五二氧化碳的性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C,1.如图Z6-5-1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p><p>14、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五化学式与化合价,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C,1.如图Z4-5-1,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A.HCNB.O3C.ClO2D.NH32.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Mg2+:一个镁离。</p><p>15、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十单元酸和碱,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A。</p><p>16、考点2分式的运算,1.(2017陕西)化简:,结果正确的是()2.(2017天津)计算的结果为(),B,A,3.(2017北京)如果+2a-1=0,那么代数式(a-)的值是()A.-3B.-1C.1D.34.等于(),C,5.将式子化为不含负整数指数的形式是.6。</p><p>17、考点3解分式方程,1.(2017哈尔滨)方程的解为()A.x=3B.x=4C.x=5D.x=-52.(2016十堰)用换元法解方程=3时,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C,3.(2016黑龙江)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正数,则字母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C。</p><p>18、考点1分式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1.(2017北京)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0B.x=4C.x0D.x42.(2017武汉)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4B.a4C.a4D.a4,D,D,3.(201。</p><p>19、第十五章分式本章知识梳理,思维导图,考纲要求,1.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p><p>20、上册,期末复习精练,专题二本章易错点归点,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易错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有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例1】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