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2. 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2、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解美术的分类。3、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设计我们的校园》教案。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本课我们将了解用绘画的不同方式表现人物。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年级美术上册Tag内容描述:<p>1、课题:欣赏作品格尔尼卡(1课时)七年级上册人美版美术课 教者:曹坤第 周一节 一、教材分析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艺术作品,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本世纪30年代,西班牙发生内战,反动势力的代表佛朗哥得到德国法西斯的支持。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的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引起国际上的强烈抗议。毕。</p><p>2、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笔、墨、纸、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 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 的艺术创作。的艺术创作。 一、书法艺术的两个重要基础 其一,书法艺术奠基于方块汉字的造 型基础之上。 其二,独特的书法艺术有赖于独特的 书写工具。 金文有称钟鼎文 。 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 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 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 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 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 之风格。 小篆小篆 n 。</p><p>3、第六单元 第1课 同学们,你们所了解的历史伟人 事迹有那些? 钱学森 伟大 科学家 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奠基 人 感动中国 民族英雄 科学泰斗 爱国学者 原子弹试验图 氢弹试爆图 卫星运载图 人造卫星 艺术家是怎么创作的? 他们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在表现现实生活 的同时,融入了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群体人物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1.构图? 2.色彩? 3.人物造型? 重点分析: A.布局上有聚有散,变化统一。 B.体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 欣赏雕塑作品: 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 (多个向上的箭头形状象征两 弹一星科学家群体团结协作、 。</p><p>4、有创意的字教学设计课题:有创意的字课时:第2课时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创意美术字设计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课文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教材特点如下:(1)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课文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创意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评述优秀美术字创意设计的作品以及实际的练习,评述总结美术字体的特点,来掌握创意美术字的书写练习和设计。</p><p>5、第二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2、能力目标: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3、德育目标: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重点难点:通过分析各种动态形象和写生练习,掌握人体比例与动态变化规律。准确表现符合人体比例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坐姿形象。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一张2开的白板纸、人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2、学生准备:人体木头。</p><p>6、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曾伊涵第一周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4、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情感与态度、价值观:1、了解敦煌莫。</p><p>7、人 教 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宁海学校:骆芳 想一想 画一幅以人物头像为主的人物肖像 画,都需要画 些什么? 1. 脸型 2.五官 3.表情 4.发式 5.服饰 申甲 由 田 用国 目 风 相之大概、不外八格: 什么是三庭五眼? 12 13 注意五官的变化 透视: 如果人的头部产 生俯视、仰视或 侧转运动,那么 五官的比例、位 位置和形状也会 随之发生变化。 、你觉得哪幅构图比较好? 、其余的构图问题出在哪? 1 2 3 45 想一想: 1.起稿2.进一步刻画 3.深入刻画4.调整完成 一定要:抓住特点 还可以:适当夸张 学生 作品 我是小画家: 1、以线为主、结合。</p><p>8、第一单元 什么是美术第一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p><p>9、板报设计,晋城城区凤凰山中学 李丽清,美术字体,美术 字体,第二课时:,手抄报,手抄报的设计要素:,1 一个吸引人的主题,2 一个丰富、新颖的内容,3 一共合理、美观的版面设计,安排学生作业:,自编手抄报,要求:内容与版面要贴切、新颖 字迹清楚、具有一定的插图。</p><p>10、新宁一中 严楚宁,向日葵,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生机勃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凡高自画像,荷兰画家凡高特别钟爱向日葵,他一生画了很多幅关于向日葵的作品。,他画的向日葵色彩饱和,用笔奔放,他让阳光和热情永远的凝固在了他的画布之上。,画面的明暗关系被减弱了,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灿烂、耀眼的黄色调中,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金黄色的葵花显得更加耀眼,花瓣用笔粗犷豪放,富有动感和节奏感,和背景形成对比,观看了凡高如火焰一般的向日葵让我们感受到了画家对向日葵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色彩和笔触是表。</p><p>11、美 术 课 件,造 型 * 表 现,优美的校园,活 动 一,体验与选择:,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才能表现 你的感受?,透视现象:,当我们看物体时,由 于距离远近、方位角 度不同,物体在我们 眼里,就会形成近大 远小、近高远矮、近 长远短的影像,这种 现象叫做透视现象。,分类:,1. 平 行 透 视,2. 成 角 透 视,3. 散 点 透 视,4. 倾 斜 透 视,平行透视:,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 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一组 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 近的线段就长,离我们远的线 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 视。,视点:观察者。</p><p>12、生活中的纹样,马蹄莲的单位纹样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改变的?,简化,变形,夸张,添加,讨论:,简化、概括,简化、概括,变形、夸张,简化、概括,变形、夸张,添加、丰富,纹样:也称花纹、纹饰。,纹样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纹样题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风景纹样,人物纹样,单独纹样,尝试:,讨论:设计步骤有哪些?,设计纹样的步骤:,A选择素材 B提炼特征 C组合(创意) D完稿 E设色,欣赏:,课后作业:,查阅并了解相关适合纹样与连续纹样相关资料,以备下节课适用。</p><p>13、10 齐白石,看一看:,画的是什么?,是谁画的虾呢?,齐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继清末民初海派画家之后,他把传统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翠。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1864.1.11957.9.16,齐白石作品:,比 较,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画得像吗?,齐白石画虾之心得,河虾活泼,但失之单薄;对虾丰满,但失之灵敏。两者结合,便可取长补短。,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