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编号:3080353]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以全面 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 为目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本次考试考查从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完整教学过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小学数学试卷及答案。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Tag内容描述:<p>1、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师大版 模块模块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 主讲人:王兴国主讲人:王兴国 副教授副教授 电子邮件:jl_wangzg126.com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学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教学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 2能够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媒体配置方案。 3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处理技术。 4根据教学需要,准确及时地搜索、获取信息资源,并能合理利用。 5掌握评价教学网站的有效方法。 主要学习作品: 1教学媒体配置方案。 2图像素材、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 3教学资源列表。 4教育网站评价意见。 5”如何合理使。</p><p>2、考考 前前 辅辅 导导 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学人员版初级) 一、考试简介 1、考试性质 NTE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推出,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 一、考试简介 2、考试目的 以“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全面 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 为目的,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 育技术水平考试认证体系,全面提高 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最终 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一、考试简介 3、组织机构 4、考试形式 考试方式为机考,考试时间为120分 钟,试卷满分为100分。采用机考机判的 方式。。</p><p>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小学美术(一)教学背景本次考试考查从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完整教学过程。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下列任务。【教学内容】校园里的花【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且为教师提供了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教学要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理论热身第2题(单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p><p>4、第二部分 大纲解读提要一、基本知识(1题,约3分)P31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理论和技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仔细阅读与理解31页及32页内容.2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1、 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2、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3、 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3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4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p><p>5、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初级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初级 试卷试卷 T07-01 本次考试考查从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完整教 学过程。作为信息时代中的一名语文老师,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以下任务。 【教学内容】 杜甫律诗 “登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详见 文档“课文之登高.doc” )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 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 Internet 的计算机 【教学要求】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理念指 。</p><p>6、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初级)高中语文试题示例说明:试卷按一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来组织。每套试卷的前面,有一段关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所处环境等的说明文字,是教师制定教学策略的基础。考生可反复翻看这段内容。本部分只给出可能出现的题型,并非完整的试卷。以下是试卷前面的说明:【教学内容】杜甫律诗 “登高”(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详见文档“课文之登高.doc”)【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DVD播放机、视频投影。</p><p>7、培训质量监测与过程性评价系统 介 绍,教育部项目办公室 2007.6,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本项目强调培训体验,考试是促进培训的手段 规模很大 如何保证培训的真实性,提高培训质量 过程性评价的一般做法 本项目的特点 一纲两本,两本教材的差异(内容、手段) 多种培训模式:面对面、在线、混合、校本 新的思路 客观加主观评价 教师和学员都参与 指标与评价过程尽量简化,培训质量监测与过程性评价系统 建设目的,从宏观上反映各地的培训情况 动态掌握参训者的基本信息和培训者的教学组织水平 进一步促进各地提高。</p>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PPT文档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