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
1.教学目标的确定。本小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 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来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一、教学目标。(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人教版生物必修3Tag内容描述:<p>1、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1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动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p><p>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设计与案例余培 蒋方1.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务。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中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教学设计思路3.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p><p>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作者:杨燕莉 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下册第八章第三节-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本小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2.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材首先概括性地指出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是如何传递和流动的,就成为本题的切入点,引出本节要解决的三个主题内容。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光合作用”知识为基础,清楚地讲述了生态系统中所用“能量”的来源,图解类推法的应用一目了然,既避免文字上的重复,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p><p>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王少芬一 教材的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2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来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理解稳态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了解稳态的调节机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三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教学难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四 教学方法启发教学、小组讨。</p><p>5、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2.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三、课时安排2四、教学过程章引入学生阅读P59,特别强调种群的概念板书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节引入以 “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p><p>6、第4节 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同情艾滋病患者。(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3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提高小组合作的意识。(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三、课时安排25课时四、课前准备 1查找相。</p><p>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彭志鸿一、知识结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教学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决方法。</p><p>8、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向光性:在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 方向生长的 现象。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单侧光,光源,单侧光,弯向光源,不生长不 弯曲,直立生长,弯曲光源,伸长区,背光面,(2)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不生长,也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可以透过,向右弯曲生长,在其下部分 布不均匀,(3)温特实验 实验组 处理:把 的琼脂块放于切去尖端的燕麦 胚芽鞘一侧。 现象:胚芽鞘会 生长。,放置过燕麦尖端,朝对侧弯曲,对照组 处理:把 的琼脂块放于切去尖端的 燕麦胚芽鞘一侧。 现象:胚芽鞘 。 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 ,。</p><p>9、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一 其他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 赤霉素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的伸长 分别用清水和浓度为1mg ml的赤霉素处理处理休眠期的黄豆 72h后 清水组的萌发率为80 赤霉素组萌发率为100 主要作用 促进种子的萌发 细。</p><p>10、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习导航1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重点 2 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重 难点 一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 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原因 CO2 氟利昂 酸雨 植被 生物多样性锐减 2 特。</p><p>1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第1节 核心要点突破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课标领航 课标领航通过本节的学习 我能够1 概述种群的特征 2 学会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3 理解种群的存活曲线 重点 种。</p><p>12、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 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3 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4 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5 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部学生和老师 思考 一 种群 1 种群的概念 是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