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编号:371600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总复习一因数与倍数。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 学生姓名。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第1课时 复习因数和倍数。学习内容。复习因数和倍数。进一步掌握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偶数、奇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Tag内容描述:<p>1、五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设计人: 审核人: 授课教师:学习内容总复习一因数与倍数学习目标1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掌握2 、3 、5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能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课前准备导 学 案 设 计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一、引入课题1 整理本册所学内容师:本。</p><p>2、黄冈立传智能教育中小学各科功课快速提分辅导方案五年级数学统计 课题统计时间2011 年 月 日第 周课型复习课时主备人黄兴审核人重难点 :能找出所给数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意义 :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它随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众数的定义: 在一种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的意义: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着眼于对各个数据出现频率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p><p>3、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课题观察物体(1)课时第一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我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学习方法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四步:学、交、练、导学习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学习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准备ppt、学案师导案生学案。</p><p>4、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教师 复备人: 课型:探究课 课题: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 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二、自主学习1、欣赏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3、课文第。</p><p>5、第九单元 总复习第1课时 复习因数和倍数学习内容复习因数和倍数编写人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掌握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偶数、奇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3、经历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的整理复习过程,培养学生整。</p><p>6、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p><p>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我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 动手实践 加强我的空间观念 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3 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4 培养2个小老师 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p><p>8、长方体的认识 导学案 主讲人 保国江 一 教学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 宽 高 3 在脑海中能够形成长方体立体概念 二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 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二 快乐预习感知 预习课本第18页 第19页相关内容 1 在先前学习的图形中 平面图形有哪些 例如 2 说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