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部编历史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理解第6课 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认识戊成变法的历史意义八年级(上)历史科教学案班级。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Tag内容描述:<p>1、部编历史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亡之时。2公车上书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后。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结果: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失败。影响: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宣传变法维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有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国闻报严复主持,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二百日维新1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2主要人物康。</p><p>2、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学习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及主要活动。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实质及进步意义。重点:1、公车上书意义2、百日维新内容及进步意义难点:百日维新内容及进步意义新课讲解: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核心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在位皇帝:光绪帝(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意义:拉开了。</p><p>3、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的影响。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教学重点1.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诗歌导入) 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同学们,这是谭嗣同临刑前高呼的一首绝命诗,是一首在狱中为自己写的祭死之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被害前发出的感慨,。</p><p>4、部编历史八上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兴起1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称为“洋务派”2洋务运动的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3洋务运动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创建近代军事19世纪60年代起口号:自强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1)、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5)、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1866)。2创建民用企。</p><p>5、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 年 月年级科目初二历史课题第6课 戊戌变法编号006主备人李永春修订人班级姓名学 习目 标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成变法等基本史实。通过对戊成变法内容的分析,认识戊成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康有为、梁启超面对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变法革新的史实,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习重难点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难点: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课前预习1.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p><p>6、八年级(上)历史科教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教学案编号:初历八上06号课题:6、戊戌变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师生随堂笔记授课人:陈 审核: 时间:2019.10 【学习目标】1、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 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结合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3、 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p><p>7、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2019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中考模拟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看法不一致()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C维护清王朝统治 D建设近代化企业3梁启超早年曾领导百日维新,没有成功。在清王朝行将灭亡。</p><p>8、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目的是( )A 救亡图存B 百日维新C 创立民国D 废止科举2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录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下面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废除科举制3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C 天皇专制 D 封建专制4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A 训练新式军队 B 开办新式。</p><p>9、第6课 戊戌变法 预习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学习目标】梳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史实,激发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阅读、勾画学习目标,明白这节课的学习方向。2、 根据预习案勾画课本,标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思考戊戌变法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自学导航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1、如果你是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在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会参与什么政治活动?请说出此次政治活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影响。2、康有为、梁。</p><p>10、第6课 戊戌变法【基础知识】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 公车上书:时间: 年;人物; 、内容:、影响:。2. 发展:(1)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2)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页”,“变亦变,不变亦变”。(3)严复等支持的,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二、百日维新:1.标志: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的“百日维新”。2.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兵,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发展农、工、商业。</p><p>11、部编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二次革命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破坏内阁制。宋教仁联合其他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暗杀。(宋案)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袁世凯复辟帝制具体行为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2、解散国民党。3、解散国会。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5、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6、接受日本旨。</p><p>12、部编历史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12、新文化运动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混乱的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是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以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时间:1915年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警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发展:由上海发展到北京。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口号:民主、科学。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的尊孔复古,新青年发表大量文章。</p><p>13、部编历史八上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人物:中央 ;地方 、 、 、张之洞等(洋务派)4.时间:19世纪 二、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 轮船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兴办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4.创办新式海陆军: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p><p>14、部编历史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1894年7月,丰岛战役,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日军夺取制海权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战败,日军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p><p>15、部编历史八下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知识梳理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探索中曲折前进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分析主要矛盾,指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探索失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p>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相关DOC文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案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后练习卷:第6课 戊戌变法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测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4课《洋务运动》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