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目的是( )A 救亡图存B 百日维新C 创立民国D 废止科举2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录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下面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废除科举制3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C 天皇专制 D 封建专制4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A 训练新式军队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5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 变法裁撤冗官 B 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 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6“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A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B 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 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7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 )A 时务报、民报B 新青年、申报C 新青年、国闻报D 申报、民报8“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9主张救亡图存,并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陈宝箴10有一位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现实,他在家经典里找不到解决办法,通过阅读一些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于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这位历史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康有为 D 孙中山11梁启超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由此可知他主张( )A 宣扬革命 B 发展科技 C 抵御外侮 D 维新变法12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13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 军备落后B 国力贫弱C 政治腐败D 急需改革14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C 维新派缺乏经验 D 顽固派反对变法15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民族矛盾的尖锐C 顽固势力的反扑 D 民众的盲目排外1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A 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B 道路曲折最终失败C 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D 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17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 放弃天朝观念B 学习西方技术C 拥护民主共和D 反抗列强侵略18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此书的译著者是( )A 魏源B 严复C 曾国藩D 梁启超19在某校八年级(3)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 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百日维新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二、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注释)狎:轻慢,轻侮;拥挤。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亟亟:急迫。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历史理解: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2)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答案1A2B3A4B5D6C7A8C9C10C11D12D13D14C15C16D17A18B19D20B21(1)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陷天津,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劫后并烧毁圆明园。李鸿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2)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整形美容医院服务合同
- 2025养殖合同 农畜牧养殖合同
- 2025绿化苗木采购合同书
- 2025合同样本:小区绿化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云南省合同书电子版
- 化工企业应急安全培训课件
- 卵巢肿瘤护理查房课件
- 2025房屋买卖示范合同书
- 运筹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药物化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院感培训试题及
- 开发区财政管理改革研究
-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及数据获取课件
- 电气照明系统课件
- 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收纳整理PPT成品课件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 (高职)《会展策划》(第三版)ppt课件(完整版)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