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演变
试析儒家思想地位演变的原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和演变。(一)儒家思想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地位的演变。儒家思想演变的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一、儒学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二、儒学的形成—孔子 政治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及影响。
儒家思想的演变Tag内容描述:<p>1、试析儒家思想地位演变的原因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一、形成与发展阶段(一)春秋战国形成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分封制走向崩溃,周王室衰微而诸侯强大起来,开始了争霸战争。战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促使思想的自由、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汉代独尊地位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p><p>2、儒家思想的演变时期背景发展阶段特点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地位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学术、思想界出现“ ”局面。 时期,儒家思想创立; 时期,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1. (春秋): 核心: 。 民本: 。 保守: 。 教育: 、 。2. (战国): 仁: 。 民本: 。 人性论: 。3. (荀子): 仁: 。 民本: 。 人性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西汉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初:儒学复苏。 汉武帝:社会危机。儒家思想中糅合了 、 、思想。</p><p>3、宁夏分部 nx.offcn.com2016下半年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和演变2016年09月19日 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一、核心考点(一)儒家思想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地位的演变1.战国时期:被冷落(1)原因:其学说强调道德感化,重视伦理亲情,脱离当时奴隶制渐趋崩溃、战国纷争的现实,无助于实现统一,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2)先秦时期的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 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p><p>4、儒家思想演变的背景、发展过程、影响“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A经济方面: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经济发展;B政治方面: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C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和士阶层的崛起;D文化方面: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A.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B.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扩充军事力量,向外发展,巩固国家统一;C.黄老之。</p><p>5、春秋 战国 秦朝 汉初 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宋明 明清,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孔子 创立,孟荀发展 蔚然大宗,遭到 打击,复苏,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 传统主流 (1变),博采众长 新儒学体系 宋明理学 (2变),批判继承 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3变),受挑战 吸收佛道精华 (玄学),三教合一;三教并行,第一次变化:董仲舒的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从“无为” 到“有为”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通葬),自天子。</p><p>6、儒家思想的演变,兴起(春秋): 发展(战国): 独尊(西汉): 新发展(宋明): 批判继承(明清):,孔子,孟子、荀子,二程、朱熹,董仲舒,李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百家争鸣,一、儒学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二、儒学的形成孔子 政治思想: 核心“仁” “克己复礼” “以德治民”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首创私人讲学,三、儒学的发展孟子、荀子,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仁义和王道,。</p><p>7、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清之际,1、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产生并初步发展、百家之一,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1.孔子:仁、礼、序、忠恕、中庸、为政以德 2.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3.荀子: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礼治、 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批判继承,确立 正统地位,董仲舒,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三纲五常。,1 李 贽:儒学异端;否定孔子权威;强调正当私欲。 2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工商皆本 3 顾炎武:经世致用;匹夫有责。 4 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认识论;朴。</p><p>8、课前热身,1。孔子的主要思想2。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董仲舒新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对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朱成和王陆的思想,总结理学的影响。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及影响,儒家思想的演变,岳麓版第一单元,课程标准的解读,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建立和发展孔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荀子的思想主张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废百家,独尊儒术”君权占卜3。宋明儒学的新发展朱成的理学王陆的心学4。明清儒学李维的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