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腺淋巴瘤
随访 熊美连 2014-06-24 MR0205001。2014-03-24 Case1 • 男。58岁 • 缘于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腮腺腺淋巴瘤。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是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的腮腺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在45-75岁。无疼痛。
腮腺腺淋巴瘤Tag内容描述:<p>1、随访 熊美连 2014-06-24 MR0205001,2014-03-24 Case1 男,58岁 缘于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起 初橄榄大小,活动度可,无疼痛及压痛, 无消长史,未予以重视;近2年自觉增大较 快,增至鸡蛋大小 MR0201128 Case 2 男,45岁 缘于8年前发现右侧耳屏前肿物,无疼痛不 适,8年来渐大 MR0191546 Case 3 男,51岁,缘于15年前无意中发现 左耳垂下一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 ,无触压痛,当时未予重视,3年前 肿物逐渐增大,现进一步就诊 MR0171922 Case 4 男,11岁 发现左面颊部肿物2月余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腮腺腺淋巴瘤 腺淋巴瘤。</p><p>2、腮腺腺淋巴瘤,腮腺腺淋巴瘤,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是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的腮腺良性肿瘤。 男女发病率为5:1。发病年龄在45-75岁,平均55岁。 近年的研究认为本病与免疫功能减退、吸烟及EB病毒感染有关。,约12%的病例可双侧发生,并有上升趋势。 肿块可有消长史,是Warthin瘤的突出临床特点之一。 好发于腮腺浅叶、后下极,生长缓慢,瘤体一般较小,直径很少超过3cm,少数可达6cm。 虽有良性组织学形态,但具有多中心生长的特点。,多数学者认为此瘤的组织发生来源于腺体内淋巴结或残存于邻近。</p><p>3、随访病例,龚锦丹 2018.11.27,病史,患者,男性,72岁,因“发现耳下肿块十年”入院,无疼痛。 十年前行“左侧腮腺肿瘤切除术”,具体不详。,图像,PACS:P00182039,图像所见,右侧腮腺区几枚类圆形低密度影 29.422.3mm,25.532.5mm 边缘尚清 增强后明显强化,病理诊断,(右腮腺)Warthin瘤,Warthin瘤,又称腺淋巴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是涎腺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腮腺,其发病率仅次于混合性腮腺瘤(多形性腺瘤),位于腮腺肿瘤第二位。 常见部位是腮腺的后份表面及其下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7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极少见。 主。</p><p>4、,1,腮腺腺淋巴瘤,腮腺腺淋巴瘤,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是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的腮腺良性肿瘤。 男女发病率为5:1。发病年龄在45-75岁,平均55岁。 近年的研究认为本病与免疫功能减退、吸烟及EB病毒感染有关。,.,2,约12%的病例可双侧发生,并有上升趋势。 肿块可有消长史,是Warthin瘤的突出临床特点之一。 好发于腮腺浅叶。</p><p>5、腮腺腺淋巴瘤,腮腺腺淋巴瘤,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是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的腮腺良性肿瘤。 男女发病率为5:1。发病年龄在45-75岁,平均55岁。 近年的研究认为本病与免疫功能减退、吸烟及EB病毒感染有关。,约12%的病例可双侧发生,并有上升趋势。 肿块可有消长史,是Warthin瘤的突出临床特点之一。 好发于腮腺浅叶、后下极,生长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