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题[编号:27399120]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题
设计学年三年级学生单元第二单元课题知道公里上课时间第一课指导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例1和。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题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有三部分内容 加法 减法和加减法的演算根据 标准 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 的加减法 本单元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是难点内容 加强估 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 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的能力 会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p><p>2、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有三部分内容 加法 减法和加减法的演算根据 标准 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是难点内容 加强估算 提倡。</p><p>3、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数 知识结构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数 知识结构 知 识 点学 习 方 法 1 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 个一千是一万 2 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1 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 0 或几个 0 这个 0 都 不读 2 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 0 或连续的两个 0 都只读一个 0 数 位 顺 序 表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3 从右边起第 5 位是万。</p><p>4、红星中心小学数学“模块指南”设计 学年 三年级学生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知道公里 上课时间 第一课 指导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例1和“想试试”第15题。 指导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状况中,在感知和理解公里意思的丰富操作活动中确立了1公里长的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 2 .解决公里的实际问题,体验公里的应用价值。 3 .课前课后实践活动,积累检索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p><p>5、出卷老师:黄埭钧 林东山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卷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口算高速路(每题0.5分,共14分) 60-16=2500-500=600+230=1000-700= 23+65=580+90=600-270=530+300= 360+200=360+50=50+850。</p><p>6、一、算一算1、直接写得数405=3006=1024= 2402=203= 427= 254= 1204= 5608= 5005= 382= 24+60= 164= 723= 1604= 060= 517=。</p><p>7、年月日 单元试题 一 填空 1 一年有 个月 这几个月是大月 每月是31天 这几个月是小月 每月是30天 2 今年2月是 天 全年 天 有 个星期余 天 3 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 这一年是 年 二月份有 天 第一季度是 天 全年是 天 4 6月份有 天 在第 季度 这个季度共有 天 5 第三季度第一天是 月 日 这一天是 填节日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今年10。</p><p>8、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 填空 36 1 一年有 个月 平年全年有 天 闰年全年有 天 2 一昼夜 在钟面上时针走了 圈 分针走了 圈 3 一年中 31天的月份有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30天的月份有 月 月 月 月 4 平。</p><p>9、名 姓 号 ) ( 班 ) ( 三 学 校 验 实 文 英 城 莞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一、 口算:口算: (另卷 6 分) 二、二、 填空:填空: (19 分) 1.笔算加、减法时, ()要对齐。 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位进() 。 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位退()再减。 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 ,看是不是等于() 。 验算减法时,可。</p><p>10、一、 填空:(19分)1. 笔算加、减法时,( )要对齐。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 )位进( )。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 )位退( )再减。验算加法时,可以用( )减去( ),看是不是等于( )。验算减法时,可以把( )和( )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2. 40厘米( )分米 7米( )厘米1500米500米( )千米 1吨400千克( )千克3. ( )63245 362( )54 260-( )123 375( )1654. 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 )和( )。5. 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 )厘米。6. 小熊猫体重125千克。</p><p>11、三年级数学下二单元 对称 导学案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19 21页 认识对称现象 导学目标 1 结合大量现实事例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 在操作 观察 画图等实际活动中 学习图形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3 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p><p>12、三年级数学 下册 第二单元 对称 平移和旋转 第一课 轴对称图形 教案 课 题 1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直观认识 在操作中体会对称现象的特征 利用特征 辨别 作图 想象 的过程 引入时情景的丰富性 2 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p><p>13、二单元 章 教学设计 试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单元 章 认 数 总课时数 5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标 要求 与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 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包括计数单位 万 和数位顺序表。</p>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题】相关DOC文档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题】相关PDF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