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力
A 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力(force) v1、力的概念(F) v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力(1) 生活中常见的力(1) 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生活中常见的力(1) 2、重力的方向。A 生活中常见的力 (受力分析) 上大市北附中 吕德库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生活中常见的力(3) 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力Tag内容描述:<p>1、A 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力(force) v1、力的概念(F) v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v其中作用物体是施力物体,被作用物体是受力物体 ,而且两者之间是互为施力和受力物体的。 v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的条件: v a、被作用物体是否发生形变 v b、被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v)是否发生改变 3、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N v4、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矢量 v5、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v力的图示: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线段长短(按比例画) 代表大小;指向表示方向;箭尾表示作用点。 v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严格画出力的。</p><p>2、生活中常见的力(1) 生活中常见的力(1) 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谈谈对力的认识。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图示。 生活中常见的力(1) 练习: 25N F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物体受到水平向右50N的作用力。 生活中常见的力(1)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G = mg (g = 9.8m/s2) 1、重力的定义: 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3、重力的作用。</p><p>3、A 生活中常见的力 (受力分析) 上大市北附中 吕德库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生活中常见的力(3) 问题: 什么叫摩擦力?它是怎么定义的哪? 4、摩擦力: (1)定义: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 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 (2)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方向相反。 生活中常见的力(3)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3)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处。 摩擦力可分几类 (4)摩擦力的分类: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接 触面的。</p><p>4、A 生活中常见的力 (弹力) 上大市北附中 吕德库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2) 复习: 1、力是怎么定义的?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命名有几种方法?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命名有两种方法(可分两类): 1、按照力的性质分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 3、重力: (1)定义: 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 G = mg 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矢量) (3)。</p><p>5、生活中常见的力 这些场景中存在什么力?(1)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 运动员对石块的拉力, 蹬力; 篮球受到人手掌给的支持力 ; 篮球受到地球给的重力; 这些场景中存在什么力?(2) 人的重力;人握桨的力 ;皮划艇所受到水的浮 力;船桨对水有向后的 力。 风筝受到的重力; 风筝受到空气给的浮力。 什么是力? n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n对于一个力来说,总是存在着施力物体 和受力物体。 n单位:牛顿(N) 符号:F, f, G ,T, N等 力的作用效果 n使物体发生形变 n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 n大小 n方向 n作用点 力的图示法。</p><p>6、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A、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 3、力是矢量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力的图示 单位:牛顿(N) 力的图示法的画法 n一个小孩用80N的拉力拉一辆小车, 如上图,请画出拉力的图示。 20N F 4、力的分类 A、性质命名 B、效果命名 重力:G 弹力:FN N 摩擦力:Ff、 f 如:拉力、支持力、阻力、浮 力、推力、压力等; 生活中常见的力 二、常见的力 1、重力 (1)产生原因:物 体由于受到地球的 吸。</p><p>7、第二章 力和物体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相关联知识网络,静力学知识框架,总结:人在推、拉物体时,,人对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是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他会后退,为什么?,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他会后退,为什么?,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结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的物体叫施力体。,受力的物体叫受力体。,(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运动状态,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p><p>8、生活中常见的力,一.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2.作用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施力 物体同时存在,理解:,二.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图示法-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3.力的示意法-用一带箭头的线段只表示力的方向的方法,例:一人用斜向下的力推小车前进,力的大小是40N,方向与水平成30,画出力的图示,10N,300,F=40N,三.力的分类,1.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2.效果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等,四.力的作用效果,1.产生形变,2.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2.。</p><p>9、三林中学 邓志文 2009.11,二A、生活中常见的力4,受力分析,水平面上物体A的受力情况,(已知F=G,接触面粗糙),运动,二、依次进行受力分析,重力 已知力 弹力(接触的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注意“接触不一定有力”) 摩擦力(根据产生条件),一、确定研究对象,基本步骤:,三、检查有无多、漏力,斜面上物体A的受力情况,(已知接触面粗糙),1匀速下滑,N,T,G,光滑球静止在斜面上,N1,N2,G,竖直平面上的受力分析,F,下滑,对A点进行受力分析,A,B,粗糙的水平面上,用F拉着B向右运动,请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1.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正确的示。</p><p>10、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高考资源网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关于常见力的分类和重力、弹力、摩擦力各自的特点,是在初中已学力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后续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初中已学关于力的基本认识、第一章关于矢量及其表示等知识为基础。高考资源网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已有的关于力的知识,相互启发,达到巩固旧知识,启发新知识的目的。通过力传感器感受力的大小在图像上的反映、“钢丝上放瓶子”等实。</p><p>11、A 生活中常见的力 (摩擦力) 上大市北附中 吕德库,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3),问题:,1、形变是怎样定义?,物体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A)弹性形变:,如果撤去力后物体能恢复原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弹性限度),(B) 范性形变:,如果撤去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这样的 形变叫做范性形变。,形变的形式(主要可分)为:,(a)拉伸形变;(b)压缩形变;(c)弯曲形变;(d)剪切形变;(e)扭转形变。,有几种?,有两种。,有哪两种?,第二章 A 生活中常见的力(3),2、什么叫弹力?它是怎么定义的?,(1)定义:发生了弹。</p><p>12、二A、生活中常见的力2,弹力,三林中学 邓志文 2009.10,演示实验1:钢尺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实验2:弹簧受力被拉伸。 演示实验3:海绵受力而被压缩或弯曲。 演示实验4:铝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实验5:纸张被手揉皱。 演示实验6:手压橡皮泥,请比较演示实验1、2、3和4、5、6中的力作用后,受力物体产生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之处?,问题1: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弹性、范性形变?,问题2:是不是弹簧一定做弹性形变呢?,什么时候开始有作用力? 这个力的方向怎样? 什么是施力物体? 什么是受力物体? 什么引起了橡皮筋的形变?,请每组同学带着以下。</p><p>13、你知道它们最终为什么会停止下来吗?,三林中学 邓志文 2009.11,二A、生活中常见的力3,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并且相互挤压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 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例:,.,(1):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2):接触面粗糙。,(3):相对滑动。,例:,3.方向:总和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注意:1.“相对”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不能相对其他的物体。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并非跟运动 方向相反。,例:1. A、B。</p><p>14、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人推车,人拉弹簧,人提水桶,人坐沙发,起重机提货物,压土机压路面,推土机推土,磁铁推磁铁,人,推,拉,提,压,车,弹簧,水桶,沙发,推土机,起重机,压路机,推,提,压,土,路,货物。</p><p>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 A 生活中常见的力 物理 孔园园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理解力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