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萃取技术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进 展 相关理论的发展 v早在1896年。v1955年由Albertson首先利用两水相技术分离生物分子。双水相萃取技术。3.3双水相萃取技术(Two-aqueousphaseextraction。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分离技术的开拓和进展。
双水相萃取技术Tag内容描述:<p>1、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进 展 相关理论的发展 v早在1896年,Beijerinck发现,当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性 淀粉溶液相混时,得到一个混浊不透明的溶液,随之分为两相 ,上相富含明胶,下相富含琼脂(或淀粉), 这种现象被称为聚合 物的不相溶性,从而产生了双水相体系(Aqueous two phase system,ATPS)。 v1955年由Albertson首先利用两水相技术分离生物分子,他 主要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ex)系统和 PEG/(NH4)2SO4系统在分离提纯中的应用。在随后的几十 年中,这项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双水相的分离模型研究 中,主要提出了两类模型3,4,E。</p><p>2、1,3.3双水相萃取技术(Two-aqueousphaseextraction,ATPS),2.3.1概述随着生物化学工程等新型学科的发展,一些含量微小具有生理活性又极有价值的生物物质的分离提纯,成了十分关键的技术课题。生物化学工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分离技术的开拓和进展。,2,例如,生物界已发现的酶有2500种之多,但仅有100多种酶的工业性分离提取有过文献报道。生物工程的产品分离问题。</p><p>3、第五章 双水相萃取技术 (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双水相萃取(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ing) 是1896 年Beijerinck 把琼脂和可溶性淀粉或明胶相混合时最早发现的。1956年,瑞典伦德大学的Albertsson重新发现此体系并第一次用来提取生物物质。1979年,Kula和Kroner等人将双水相体系用于从细胞匀浆液中提取。</p><p>4、双水相萃取技术,主讲人: 2014-12-25,一.概述 二. 基本原理及流程 三. 技术与设备 四. 研究及应用 五、不足之处 六. 发展方向,一、概述,1.1 基本概念,萃取(extraction):,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混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技术。,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参与溶质分配的两相不同,液-固萃取,液-液萃取,萃取原理,物理萃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