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数列总结

姓名 数列知识点梳理 一 数列的相关概念一 数列的概念1 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记作简记 2 数列的第项与项数的关系若用一个公式给出 则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 数列可以看做定义域为...数列知识点梳理(一)数列的相关概念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总结Tag内容描述:<p>1、姓名:数列知识点梳理 (一)数列的相关概念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记作简记.2数列的第项与项数的关系若用一个公式给出,则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数列可以看做定义域为(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它的图像是一群孤立的点。二、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解析法(用通项公式。</p><p>2、数列公式总结一、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的表示法数列前n项和: 对于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都有这样的关系:an= 二、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1)等差中项:若三数成等差数列(2)通项公式:(3).前项和公式:2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1)若,则;(2)单调性:的公差为,则:)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为常数列;。</p><p>3、一.专题综述 数列是新课程的必修内容,从课程定位上说,其考查难度不应该太大,数列试题倾向考查基础是基本方向从课标区的高考试题看,试卷中的数列试题最多是一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一道解答题由此我们可以预测2012年的高考中,数列试题会以考查基本问题为主,在数列的解答题中可能会出现与不等式的综合、与函数导数的综合等,但难度会得到控制 二考纲解读 三.2013年高考命题趋向 1.等差数列作为最基本的。</p><p>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比较一览表 等 差 数 列 等 比 数 列 定 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公差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公比 递 推 关 系 () () () () ()。</p><p>5、数列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递推关系式;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和性质. 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用三种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为同一常数; (2) 通项公式法:若,则为等差数列; 若,则为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验证都成立. 3.掌握数列通项an与前n项和Sn 之间的关系: = = = , 检验n=1时,首项是。</p><p>6、数列 1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 的项叫第项(也叫通项)记作; 数列的一般形式:,简记作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7,),。</p><p>7、数列专题训练板块一:简单求通项及求和1、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a2+4()求an的通项公式并求和;()设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Sn2、在公差不为的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求数列的前项和公式.3、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项和为。()求及;()令。</p><p>8、数列教案1数列的概念(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 的项叫第项(也叫通项)记作;数列的一般形式:,简记作 。例:判断下列各组元素能否构成数列(1)a, -3, -1, 1, b, 5, 7, 9;(2)2010年各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如:1 ,2 ,3 ,4, 5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7,),数列的通项公式是=。</p><p>9、数列专题训练板块一:简单求通项及求和1、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a2+4()求an的通项公式并求和;()设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Sn2、在公差不为的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求数列的前项和公式.3、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项和为。()求及;()令。</p><p>10、一、直接(或转化)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例1(07高考山东文18)设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且构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等差数列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练习:设Sn1+2+3+n,nN*,求的最大值. 二、错位相减法 例2(07高考天津理21)在数列中,其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的前项和; 例3(07高考全国文21)设是等差。</p><p>11、一 定义(n2,nN) 1 等差:=d 1 等比: =q(q0) 二 通项公式 1 (推导方法:累加法) 1 (推导方法:累乘法) 三 性质 1 是与的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 1 是与的等比中项,成等比数列。 2 ,则;当n+m=2k时,得= 2 则;当n+m=2k时,得= 3 ,为等差数列,则,为等差数列. 3,为等比数列,则,为等比数列. 4。</p><p>12、数列求和总结归纳 数列专题复习二数列求和(教师版)班别姓名学号1.基本公式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1122nnn aan nSnad?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nnnnaqSaqaa qqqq?3*?2221121216nn nn?;?4*?23333112314nn n?;2.错。</p>
【数列总结】相关DOC文档
数列总结经典

      数列总结经典

    上传时间: 2020-04-16     大小: 657.50KB     页数: 9

数列公式总结
数列总结.doc

      数列总结.doc

    上传时间: 2019-12-19     大小: 562KB     页数: 11

数列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总结

      数列知识总结

    上传时间: 2020-10-08     大小: 99.50KB     页数: 2

数列总结习题
数列题型总结

      数列题型总结

    上传时间: 2020-05-18     大小: 170.04KB     页数: 9

考前归纳总结数列总结
数列总结、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通项方法总结、求和方法总结.doc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
数列题型总结.docx
数列经典题型总结
数列公式性质总结
数列求和总结归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