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二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共12分) 1、我们在剪对称图形时。2、下列各图中不是对称图形的是(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二单元 第二节 辨认方向 A卷。一、 填空 (共2题。一、 填空 (共2题。那么小亮在小明的________方向上.。
数学第二单元Tag内容描述:<p>1、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一、连一连。1、请你把算式与对应的图连起来。43434333342332222342、把与对应的连起来。1010543333525555452510255444343、把与对应的连起来。38445794623516122436二、填一填。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5 10 30。</p><p>2、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线与角知识点:1、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不可测量;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可以测量;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射线不可测量。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只能画一条直线;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p><p>3、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试卷(A)一、 填空题(第1小题 5分, 2-4每题 6分, 第5小题 9分, 第6小题 10分, 共 42分)1. 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40厘米 3米28米1米( )、或=95厘米1米2米20厘米35厘米3米4. 50米-41米=( )米53米-9米=( )米5. 1米=( )厘米30厘米+42厘米=( )厘米25厘米+8厘米=( )厘米6. 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1支粉笔长8 ( )大拇指大约宽2( )课桌长30( )大生的身高是( )米( )厘米二、 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24分 )1. 大生和小明从一条路的两头面对面走来,两人相遇时,大生走了45米,小。</p><p>4、九十五班二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姓名: 日期: 家长签字: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周培养目标:学会倾听一、 温故知新天信小学二年级各班男生人数情况如下:二(1)班有男生33人,二(2)班有男生32人,二(3)班有男生32人,二(4)班有男生30人。根据上面数据,完成统计表新|课 |标| 第 |一| 网二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表班级二(1)二(2)二(3)二(4)人数(1)( )班男生最多,( )班男生最少。(2)( )班的男生人数和( )班的男生人数同样多。二、预习指导 课本二年级下第8页例1及“做一做”。三、课中合作探究1、学习目标。</p><p>5、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三单元测试卷三单元测试卷 (检测内容: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答卷时间:70 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1、口算。 (8 分) 6003=4804=5409=36032= 5505=223=6307=40042=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 (22 分) *5163=*2635= 7287=6579=4824= 3、在里填上“” 、 “” 、 “=” 。 (6 分) 372410132021660663003 435590324310804150415 4、填空。 (14分) (1)一年中有()个月,其中()个大月, ()个小月。 (2)2007 年的上半年有()天,算式是() 。 (。</p><p>6、竖式计算。 5421 7937 6524 5 4 - 2 1 3 3 7 9 - 3 7 4 2 6 5 4 1 - 2 4 丽江 大理 昆明 大理到丽 江有多远 呢? 已知从昆明 到丽江有517 千米 348千米 517千米 大理到丽江要多远 呢? 昆明大理 丽江 ? 千米 3 4 8 5 1 7 由此我们得:517348=_____(千米) 169 0 517千米 0 517千米348千米 9 61 答:大理到丽江有169千米 。 1、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桃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416358= 416169= 58(棵) 247(棵) 做一做 3、还可以提电出哪些数学问题?列式解决。 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 算上有什么不同呢? 要从十位上退1,。</p><p>7、探 究 7的乘法口诀 探 究 7的乘法口诀 探 究 7的乘法口诀 1个717=7一七得七 2个7 27=14 二七十四 3个737=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47=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57=35 五七三十五 6个767=42 六七四十二 7个777=49 七七四十九 你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们! 我们一起对口令 四七 二十八 73 = 75 = 76 = 74 = 77 = 72 = 71 = 213542 28 49 14 7 1. 2. 72+7 = 73+7 = 76+7 = 74+7 = 75+7 = 2128 4935 42 你记住了吗? 真棒! 你会了吗? 7 557 67=4276=42 生活中的数学 67=42(盆) 你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答 一共需要多少元? 57=35(元) 答:一共需要35元。</p><p>8、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四段教学。依次是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p><p>9、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得分一 填空:(11分)1.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 )和其中一个因数,求( )的运算。 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 )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 ),再继续除。3.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 )。4. 7.986 精确到十分位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5.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p><p>10、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本次单元测试,试题覆盖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共7大题,16小题。分为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具体题型为填空题、判断、填上符号、连一连、算一算、操作题和应用题。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主、客观试题设置合理,既富有综合性,又不乏灵活性。本试卷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前两个单元特别是第二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动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p><p>11、苏教版2015-2016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 得分 一、 填空。(共28分)1、一年有( )个季度, 9月在第()季度,这个季度共有()天。2、有30天的月份是()3、夏令营从7月24日开始到8月4日结束,一共有()天。4、已知2004年是闰年,这一年以后的三个闰年分别是()年、()年、和()年5、我是()年()月()日出生的,那一年是()年。6、暑假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是( )月和()月。7、通常每()年里有一个闰年,1884年、1989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中,()是平年,()是闰年。8、小红。</p><p>12、一、算一算1、直接写得数405=3006=1024= 2402=203= 427= 254= 1204= 5608= 5005= 382= 24+60= 164= 723= 1604= 060= 517=。</p><p>1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一、你在3分钟内能完成吗?(24分)53= 25+5= 30-9= 45-17= 2( )=855= 01= 44= 19+7= 3( )=9 164= 205= 34= 43= ( )8=030-6= 11= 52= 32= ( )9=9226= 6045= 355= 33+3=二、看谁记得牢。(8分)二二( ) ( )五一十 ( )十五 ( )十二三三( ) 一四( ) 一( )得三 五( )二十五 三、填空(24分。</p><p>14、四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分析报告特征码zPfbsZqZRHsUZCrDoRsL四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分析报告 一、数据统计1.1总体情况1.2成绩分段统计 成绩分段统计表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2.1 选择题三、对薄弱知识点的分析及对策1、对“速度”的概念掌握不好。例如在第2题中,正确率不到60%,学生不理解“上学经过图书馆”就是从家图书馆学校的路程;还有少部分学生不理解“每分钟走多少米”就是求速度。要加强速度概念的理解和路程、时间与速度关系的练习。2、在平面图形上标出物体的位置,不知道怎么描绘方向,例如“南偏西”与“西偏南”易混。</p><p>15、语文、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特征码cpKtdSxYPSKWjfKgwsal语文、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数学第二单元测试成绩如下:1004人(贾卓、马佳琪、尚语凡、田佳辰)909917人808918人70797人存在问题:学生普遍都有马虎的毛病。马虎的孩子,伤不起啊!马虎的孩子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1、抄不对数。明明是45,就抄成54.2、加减法弄混,写着加号算减法,更甚者,个位算加法,十位就减上了。3、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如:17-9 12-84、进位1不加上,退位后原来的数应该少1,常常忘记点退位点5、横式得数忘记写。有单位名称的,忘记写单位。我想,小孩子应该。</p><p>16、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使用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 主备人杨艳松初 备 教 案个案生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合作掌握最佳方法学习重点理解退位的含义。学习难点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准备题卡 习题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学 提出问题一、复习1、口算: 14-9 32-8 14-3 64-8 14-712-3 42-5。</p><p>17、2010年上期 年级 导学案 执笔: 1 ,审核: ,执教: ,第 课时,总第 课时。 教 学 内 容 课本32页至34页例1.例2 .及课堂活动。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建立空间观念。2.培养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及语音表达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索新知。</p><p>18、教学课题:给小猴做衣服 分数除以整数(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经历操作、实验、类推、猜想等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2、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