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建议。从而对学生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学生应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2.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
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一、我认真,我会填:(40分)1、3千米 =( )米 6500千克 =( )吨( )千克6米 = ( )分米 45毫米 = ( )厘米( )毫米3吨 = ( )千克 7000米 = ( )千米120分 =( )时 5000千克+3000千克 = ( )吨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牙膏长15( ) 一个苹果重120( ) 一张床长2( ) 火车每小时行180( ) 一块橡皮重5( ) 一袋面粉重25( )3、( )里最大能填几。6 ( ) 5 0 ( ) 7 2 5 ( ) 9 5 24、40 的8 倍 是 ( ) 5个是 ( ) 6个500的和的末尾有( )个0。</p><p>2、复习,填一填,1.任何数乘0都得( ) 2.一个数是最小三位数的6倍,这个数是( ) 3.6258的积,末尾有( )个0. 4.704( )1400 5.某数是最大的三位数的4倍,这个数是( ),解决问题,1、一头大象6小时跑420千米,一只狮子4小时跑360千米,一头鸵鸟3小时跑240千米。 (1)大象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2)狮子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一件上衣148元,一条裤子60元,买5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多少元? 2、李阿姨开小汽车以每小时行驶9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到乙城,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700千米,那么她8小时能到吗? 3。</p><p>3、认识几分之一,把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公平呢?,把2瓶矿泉水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公平呢?,把一个蛋糕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公平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二、合作探索,每个小朋友能分得这个月饼的一半, 一半用符号怎样表示?,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一半”画在练习本上。 看看谁的方法更加简洁并且有创意。,二、合作探索,你还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几分之一。,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自己创造出一个几分之一来,并用斜线涂上颜色。 看看谁的方法更加简洁并且有创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分子,分数。</p><p>4、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建议信息窗2歌曲大联唱信息窗2的主题图是观看元旦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校园歌曲大联唱的情境。情境图呈现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分别是10时35分和10时55分,启发学生提出关于“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延续上一情境图的内容进行创设:“庆元旦联欢会还在继续,看下一个节目是什么?”这样与上节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串。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或是挂图出示该情境图,让学生。</p><p>5、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建议信息窗1去采摘园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家三口去参加采摘节的情境,包含两幅图。左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共有60只篮子,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借助问题“还剩几只篮子?”引入对含有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右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辆大巴车上共有48人;两辆中巴车,每辆车有26人占借助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引入对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最后,借助问题“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什么?”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总结出“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p><p>6、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内容:第14页信息窗2及其自主练习1-5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2.进一步巩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师:老师听说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特别强,那就先来大显伸手,展示一下-进行口算抢答 。56 87 203 304 2132.竖式计算:(板书) 432 =请板演学生说说是怎么笔。</p><p>7、秒的认识一、填空。1、钟面上走得最快,最细最长的指针是( )针。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作单位。3、秒针走1个小格是( ),走1个大格是( ),走5个大格是( )。4、半分钟,秒针要走( )个大格,即( )个小格。5、钟面上秒针从5走到10,走了( )秒;秒针走1圈是( )秒,合( )分。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新闻联播通常播放的时间是30( )。2、小丽每天睡9( )。3、小华跑50米大约用7( )。4、小明每天看动画片30( )。5、跳绳10下大约用7( )。6、做眼保健操大约用5( )。三、判断。1、小兰1秒能跳绳100下。</p><p>8、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对时和分之间的60进制(而不是通常的10进制)不易掌握,所以构建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时、分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p><p>9、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除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具准备:风筝厂见闻情景图教学过程:一、感知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出示风筝厂见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对照情景图,找出题目中。</p><p>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信息窗1课题:参观新农村位置与变换内容:教材第15-17页教学目标: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你们喜欢旅游吗?去哪儿玩过?(出示挂图)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农村看看,好吗?二。</p><p>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 元 备 课课题第三单元 采摘节混合运算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材解读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等同级的两步计算,还初步接触过乘加乘。</p><p>12、小学数学学科第四单元信息窗 1电子备课 单位 南海小学 年级 三年级 时间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 李宪敏 课时 信息1第 1课时,共3课时;总第 课时 课题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教学内容 47-48页红点。</p><p>13、周测培优卷11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涂一涂。(8分) 1用分数表示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 2看分数,涂颜色。 二、我会填。(8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块。 小丽吃了( )块蛋糕,小刚吃了( )块蛋糕,小明吃了。</p><p>14、三年级上数学试题-复习测试青岛版(无答案) 一、选择。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这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9,16,27。</p><p>15、2.2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14,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相关练习,强化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可以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p><p>16、四 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 1 辨 认 方 向 项目 内 容 1.地图上,我们一般用上( ),下( ),左( ),右( )来辨认方向。 2.介绍一下从你家到学校,需要向哪些方向走。 3.观察教材第36页情境图,填空。 (1)牡丹亭的(。</p><p>17、回顾整理,整体回顾,知识梳理,课后作业,综合运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6,整体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商末尾有0的除法,采。</p><p>18、1 辨 认 方 向 项目 内 容 1.地图上,我们一般用上( )、下( )、左( )、右( )来辨认方向。 2.介绍一下从你家到学校,需要向哪些方向走。 3.观察教材第15页情境图,填空。 (1)牡丹亭的( )方向是住宅区,牡丹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