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一
第1课时 图形的平移。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绿色的图形重合。第2课时 图形的旋转。1、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2、画出下面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4、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小数的意义(三)(教材的第6~8页) 教学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Tag内容描述:<p>1、确定位置(片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1、第46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1出示教科书例1的场景图。谈话:这是四年级(1)班学生的座位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横着数一共有5排,竖着数一共有6组)提问:(教师手指小红的位置)你知道小红坐在什么位置吗?(如果学生没有用“第几组第几排”的方法去描述,教师应适当提示)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小红坐在第3组第2排;小红坐标在第3组第2个;小红坐在第2排第3个引导:如果我们不知道小红的位置,而是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描述,你能顺利地从图中找。</p><p>2、最新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一套一、填空.(30分)1、20以内的素数有( );2、把2米长的丝带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 )米,是整根丝带长度的( )。3、51, 91,57,97,73,1,49,。这几个数中合数是( )。4、97( ),积的范围是2000-2100。 5、36与54中公有的素因数是( )。6、1分=( )时 3cm=( )m 25米=( )千米7、写出2个比4小比3大的带分数( )。 8、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假分数。2 和3 3 和1 9、水果公司有甲、乙两家分店,甲店年利润4万元,乙店年利润5万元。乙店的年利润是甲店的( )。10、ABC是等。</p><p>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比的探究过程,通过称一称、数一数、量一量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的活动中,发展数感,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其节约、环保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学情分析 教材在“认识多位数”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这两个单元后,安排了“一亿有多大”这个。</p><p>4、小数的意义,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小数的意义,同学们结合具体例子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10,1 100,3 10,23 100,25 1000,= 0.1,= 0.3,= 0.01,= 0.23,= 0.001,= 0.025,十分之几可以用零点几(一位小数)表示, 百分之几可以用零点零几(两位小数)表示, 千分之几用零点零零几(三位小数)表示,0.2=,0.04=,0.15=,0.015=,2 10,4 100,15 100,15 1000,0.0015=,15 10000,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 0.001,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p><p>5、一、观察物体教 学 课 题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 学 重 点对于一般物体,能分辨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不同的画面。教 学 难 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向力。教学手段及方法一个带把、提手、盖的暖壶,一个无把的杯子,画笔和图版。教 学 过 程授课变更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交流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教学有关的事情。二、观察实物1让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p><p>6、小数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含义。2能从位值的角度来叙述小数的组成。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自然数的组成,迁移到小数组成中。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过程在 里填上适当的小数。0.23用分数表示是( )。1.08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1.42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1.8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61.52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62.44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将“整数。</p><p>7、小数的读法与写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读、写小数;2能准确地在数射线上标出给出的小数;3进一步认识小数的组成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过程与方法】通过例举、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掌握小数的读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小数运用十分广泛;2了解奥运会的相关信息,提高对奥运会的关注度。【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法。【教学难点】在数射线上标出给出的小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请每位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写出一个小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任意写一个小数。同桌交流该小数的组成。全班交流。例如:。</p><p>8、小数的读写教学目标: 1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2能正确读小数。3能正确写小数。4知道带有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1小数的读与写。2“0”在不同数位上的读法。 教学用具准备:教学平台、自制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引入1多媒体出示主题中的各种小数例子。草莓的标价是每千克5. 70元。小丁丁的身高是1. 42米。这棵花菜重0. 617千克。马拉松比赛全长42. 195千米。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这种联系,通过主题图中呈现了四个不同情境中的小数,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p><p>9、认识小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2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认识小数。3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类比的方法认识不同的小数。【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认识小数,建立小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分数的复习1.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师: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2.比较大小 师:。</p><p>10、平均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12612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经历求平均数的探索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小松鼠摘松果”情境导入(出示课件)。引导:1.作为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你认为花花家松鼠说的公平、公正吗?为什么?2.红红家松鼠说的呢?3.你认为怎么办才公平、公正。</p><p>11、平均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12612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七第1,2题。教学目标1经历求平均数的探索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谈话引入我们学校要举行遥控飞机飞行表演,要求每班代表队的飞机平均飞行时间超过50秒。我们四(1)班代表队也选出了4名同学参赛。他们试飞的情况如下。(出示例1的记录表)2教师质疑我们这个队能参加学校的比赛吗?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平均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p><p>12、三角形的特性一、判断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钝角,这样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 )二、单选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两个三角形应是 A完全一样的三角形B等底等高的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三、填空两个底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又叫______三角形。四、在三角形中,已知178,246,那么,3( )。五、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70,一个底角是多少度?参考答案一、 二、A三、 等边,正四、 356五、 (180?70)255。</p><p>13、小数的意义(三)1. 填空。(1)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与百分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 )位和( )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 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 与2.82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四位小数是( )。(4) 7.35中的“3”在( )位上,表示( )个( );“5”在( )位上,表示( )个( )。(5) 0.23是由( )个0.1和( )个( )组成的。0.48是由4个( )和( )个( )组成的。(6) 一个数由3个1、。</p><p>14、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一、仔细想,认真填。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不变,这叫做 ________。2.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3. 1364343 ,这是运用了 _____律。4. 35326532( )二、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345 64345(84107)9384( )A 38A( )7042(5870)三、下列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写在括号里。1. 43626243 ( )2. 48564448(5644) ( )3. 395761396157 ( )四、摘苹果。xyyx cddc abca(bc) 647。</p><p>15、第1课时 图形的平移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绿色的图形重合?并标上记号。2、填一填。(1)长方形向( )平移了( )格。(2)六边形向( )平移了( )格。(3)五角星向( )平移了( )格。3、画一画。(1)房子向右平移5格,小船向下平移5格。(2)将三角形向左平移8格。将梯形向下平移4格。4、将下面平行四边形中的三角形(红色部分)向右平移多少厘米,可以使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5、许力把一条小帆船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到达现在的位置。你能在图中画出这条小船平移之前的位置吗。</p><p>16、第2课时 图形的旋转1、填空。(1)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 )旋转,相反的是( )旋转。(2)下图中转盘的指针绕点( )旋转,从点E到点C顺时针旋转了( );指针从点B逆时针旋转90到点( )。2、下面的图形是怎样得到的?连一连。3、如图,甲梯形绕点A( )时针方向旋转( )就得到乙梯形。4、将平行四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将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5、按要求画一画。(1)将直角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2)将等腰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3)长方形是由原来的长方形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画出原来的长方形。6、通。</p><p>17、第3课时 轴对称图形1、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填一填。2、画出下面各图形的所有对称轴。3、判断。(1)平行四边形有2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有3条对称轴。( )(3)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4)等腰梯形有2条对称轴。( )4、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5、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6、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在分别画出每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7、从镜子中看到的图形是样子是什么?请画“”。8、 用两个同样的等腰三角。</p><p>18、第1单元 四则运算第5课时 租 船【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 学 过 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 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p><p>19、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两个必要条件:含有未知数,是等式。两个概念: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二、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式仍成立。三、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解方程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四、设方程解应用题读清题意,找出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