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15885402207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必要性 【摘要】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 教育。本文论述在思想政 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探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 透情感教育的几种实用方法。浅谈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而在现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Tag内容描述:<p>1、目录 浅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学 .1 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中学:陈祥杰 .1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 问题 现状 学习兴趣 激发 .1 一、教育环境面临着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1 二、教育制度不健全,人文关怀不够 .2 1.教育目标定位和内容编排不合理 .2 2.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评价方法片面性 .2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2 1.学校的重视不够 .2 2.教师认识上的误差和学生的逆反心理 .3 四、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 .3 1、落实好实践活动内容激发兴趣 .3 2、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 .3 3、教。</p><p>2、冯光福 贵州省罗甸县第二中学 电话:15885402207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必要性 【摘要】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 教育。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塑造人性的特殊课程,本文论述在思想政 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探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 透情感教育的几种实用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感共鸣、人生价值观 记得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 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 。现在学生的情感波动 大,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p><p>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学生观”的心理解读刘晶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是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发展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这里笔者就从课堂心理的角度,结合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枯燥生涩,缺乏活力的实际,对新课程理念新的“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把握“同体效应”,把学生看。</p><p>4、探究性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金立成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广阔的空间。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家萨曼奇提出来的,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它是要求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训练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它以问题为载体,。</p><p>5、生活教育思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吴江市中学 张留碗内容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和实际操作影响非常大,本文主要从这一思想对思想政治课的整体教材设计、教学出发点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作简要分析,最后落脚点是在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能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出一份力。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 思想政治课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现代教育研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的主张,即生活教育理论,而“生活即教育”又是该理论的核心,。</p><p>6、新课改中政治教师的思考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1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回顾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传统师生关系。教师是权威、是表演者;学生是遵从者、是观众。这种近乎“独白”的教育虽然忠实于教材,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少了互动;体现了权利,却忽视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师的角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多年来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导致中学教师片面重视学生“双基”训练,教学。</p><p>7、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