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识点总结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在大自然中获得。1.(1)函数定义。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四知识点总结Tag内容描述:<p>1、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p><p>2、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4、唯物主义的三。</p><p>3、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2)完整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的都不是最高)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注意: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立法权(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制定、修改宪法的权力),其他的都没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p><p>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3、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p><p>5、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必须具备的条件: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p><p>6、模块四知识点总结Unit 11 . used to do sth 曾经做过某事2. be /get used to sth/doing sth=be accustomed to 习惯于3 . do/conduct /undertake research on sth 进行有关的研究4. persuade sb to do sth/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5 . believe in sth/sb 信仰/信任6. for free 免费 eg. You can get this ticket for free.7. public welfare 公共福利8. protectfrom/against 保护以免受到,预防eg. Physical exercise can protect you against heart disease. 体 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脏疾病。</p><p>7、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函数,1.(1)函数定义:,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中,6、如果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 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二、函数的解析式的常用求法:,1、定义法;2、换元法;3、待定系数法;4、函数方程法; 5、参数法;6、配方法,三、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求法:,1、换元法;2、配方法;3、判别式法;4、几何法; 5、不等式法;6、单调性法;7。</p><p>8、江苏龙行天下影视教育考前集训班高三文化课-2012年高考数学必考点2012年江苏艺术生高考数学基础提升15天(4)一、考试内容:1、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积化和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