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 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 B. 细胞的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C. 细胞的分裂能力发生变化 D. 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1. (2018届南通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B. 细胞。A. 0个 B. 12个 C. 24个 D. 48个。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Tag内容描述:<p>1、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第5章第2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解释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基本概念。 (2)理解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学会用数学方法探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 (4)能够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重点是理解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难点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 2.能力目标 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种群基因频率。</p><p>2、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识记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并学会自己设计实验 知识梳理: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元素含量有差异 统一性: 差异性: 2 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主要元素: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 基本元素: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C、H、O、N、P、S、K、Ca、Mg Fe、Mn、Zn、Cu、B、Mo C、H、O、N、P、S C、H、O、N C O (干重下含量最高) (鲜重下含量最高) 3 组。</p><p>3、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2以转基因技术为例,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3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教材梳理一、粮食问题1二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1/4占世界人口3/4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2占世界的1/2特点人均产粮多、消费少人均产粮少、消费多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产生原因3.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1)作用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疾病肆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诞生1983年,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发。</p><p>4、课时跟踪检测(十)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一、选择题1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属于DNA初步水解产物的是()解析:选BB项中该物质的碱基是U,因此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RNA所特有,一定不是DNA水解的产物。2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A四种碱基 B四种碱基对C四种脱氧核苷酸 D四种核苷酸解析:选C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有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在DNA双链中,碱基之间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称为()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半保留原则C一一对应 D碱基对解析:选A在DNA双链中,碱基之间。</p><p>5、阶段质量检测(三)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要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解析:选D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体现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2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p><p>6、课时跟踪检测(八)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是图1,则图2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A缺失 B倒位C易位 D重复 解析:选A据图分析,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含有片段1、2、3、4、5,而图2中下面一条染色体上只有片段1、2、5,缺少片段3、4,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2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导致的变异属于()A易位 B染色体数目变异C倒位 D缺失 解析:选B秋水仙素处理作物幼苗或萌发的种子,抑制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3普通小麦体细胞。</p><p>7、第2课时提取和鉴定DNA一、实验原理1析出原理(1)DNA能溶解在NaCl溶液中,且溶解度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而改变。(2)在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如下图)2DNA提纯原理:DNA不溶于乙醇溶液,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溶于乙醇溶液。3鉴定原理: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呈蓝色。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实验材料:鸡血细胞。(以鸡血为例)2试剂与仪器:2 mol/L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纱布、体积分数为95%冷却的乙醇溶液、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制备鸡血细胞液(。</p><p>8、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属于一个物种B两个种群间生物若存在生殖隔离,则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殖的基本单位解析:选C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角度上看,物种明显大于种群,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上讲,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生殖的单位;一个物种包括多个种群,其并非全部生活在一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 ,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为不同。</p><p>9、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基因突变一、选择题1白化病患者的最根本病因是()A缺乏黑色素B缺乏酪氨酸C缺乏酪氨酸酶D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解析:选D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酶,因而不能将酪氨酸合成为黑色素。可见产生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2某婴儿不能消化牛奶,经检查发现其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D乳糖酶基因缺失一个碱。</p><p>10、4.2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课标依据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教材分析它与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的物质基础中的化合物和细胞分裂中DNA和染色体复制的基础知识相联系,同时也是学习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及高三选修教材遗传与基因工程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几乎是每年高考都有所涉及的,所以复习好本节是很关键的。通过科学有效的复习不但可以理解本节知识点还可以进一步加深高三学生对其它章节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DNA分子的结构需要通过平面图来讲解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p><p>11、3.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标依据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教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节知识的延续,又是学生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学情分析理科班和体育班同学对于计算内容比较感兴趣,上课氛围较为活跃,学。</p><p>12、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47,概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结合教材P4850,在阐明染色体组概念的基础上,说出单倍体、多倍 体的概念。 3.结合教材P5152,概述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重难点击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流程。,课堂导入 舟舟, 1978年4月1日出生在中国的武汉。他是个先天性愚型患者,智力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舟舟从小偏爱指挥,当音乐响起时,舟舟就会拿起指挥棒,惟妙惟肖地做出标准的指挥动作,直到曲终。研究表明舟舟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根本原。</p><p>13、第20课时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学习目标 1阐明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2.阐明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3.概述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一、现代综合进化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移、____________等。 (2)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____________的改变。,|基础知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频率,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____________会发生______改变。</p><p>14、第2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110111,阐明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以 及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决定作用。 2.结合教材P112113,阐明物种形成的机制。 3.阅读教材P114115,概述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以及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的意义。 重难点击 1.自然选择的作用。 2.物种形成的机制。,课堂导入 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发现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达尔文的这一重大发现,对生物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们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p><p>15、章末培优攻略,攻略(一) 破解热考图形,(1)图1中X、Y、Z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图2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图,总结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3)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历地理隔离吗?并举例说明。 提示 不一定。如异源多倍体的形成就无需经历地理隔离。,攻略(二) 突破热点题型,题型一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例1】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某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个体。</p><p>16、章末整合提升,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知识系统构建,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热点考题集训,知识系统构建,遗传漂变,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地理,生殖,1.种群的描述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基因库的描述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种群在生物进化上的地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突变和基因重组在进化上的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5.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的原因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6.物种的表述为: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7.。</p><p>17、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1865年,孟德尔在“布隆自然历史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实验论文。遗憾的是,这一成果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初,他的工作才得到人们的理解并获得正确的评价。,基因分离定律的提出,一、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的原因:,(1)豌豆是闭花受粉(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 状态下都是纯种。,(2)豌豆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练习,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p>18、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代,F1,F2,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9 3 3 1,F1,P,绿色皱粒,黄色圆粒,315 101 108 32,9 3 3 1,F2,黄色 :绿色3 1,315+101=416,108+32=140,315+108=423,圆粒 : 皱粒 3 1,101+32=133,F2,F1,Yy Rr,配子,P,YY RR,yy rr,(二)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YY YY Yy Yy Rr rr Rr rr,1、F1产生配子___种, 雌雄配子结合方式_____种。,2、F2中表现型共____种。表现型及比值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 9 3 3 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3、F2中基因型共。</p><p>19、生物科学和我们1了解人类的健康问题。(重点)2掌握科学实验的程序和方法。(重、难点)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生物科学(1)概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生物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生物科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对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如人口、能源、粮食、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禽流感、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问题的解决正发挥着重要作用。2癌症(1)发病现状发病率。</p><p>20、第1课时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学习导航1.结合教材,概述拉马克、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贡献和局限性。2.结合教材,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并学会基因频率的有关计算规律。重难点击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2.基因频率的计算。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