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输液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规范。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一、误入动脉 ㈠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 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㈡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头皮静脉输液法。头皮针静脉输液。静脉输液的定义及原理。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输液Tag内容描述:<p>1、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规范一、误入动脉(一)发生原因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熟练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刺。(二)临床表现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堵塞。(三) 预防及处理1 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2 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发现误入动脉,立即。</p><p>2、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内5科史良艳 2015.12.16,一、误入动脉 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 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 熟练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 刺。 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 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 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 堵塞。,预防及处理 1.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 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 应。发现误入。</p><p>3、头皮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目的 1. 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 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准备 护士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对输液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状况; 2.根据患儿的年龄作好解释工作; 3.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准备 用物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菌巾内放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10ml的注射器。 3.其他物品:剃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准备 环境准备: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p><p>4、头皮针静脉输液,主要内容,头皮钢针输液术概述 静脉输液的定义、目的及原则 静脉输液部位的选择 血管的特点及头皮针的选择 进针方法及角度 固定方法及输液速度的计算 静脉输液的操作程序,头皮钢针输液术概述,头皮钢针输液会增加液体渗漏到皮下组织的概率,因此它仅适用于: 1.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2.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少于4小时,且输液时间在3天以内的患者。,静脉输液的定义及原理,定义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静脉输液的目的,纠正。</p><p>5、头皮静脉输液法,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儿科教研室 郑艳芳,崔焱 主编,儿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006,婴幼儿,教学目标,婴幼儿为何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头皮静脉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 表浅易于固定。 方便小儿肢体活动。,浅部3层紧密愈着,组成头皮,颅顶层次(额状切面),颅顶和面部的神经和血管,头皮动静脉区别:,头皮静脉:颜色发蓝,位置表浅,肉眼易见,触摸无搏动感,血液呈向心方向流动。 头皮动脉:颜色浅红,位置较深,触摸有搏动感,血液呈离心方向流动。,2019/8/22,11,可编辑,注意:,1、用食指或中指去触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