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小 学 数 学 总 复 习 金堡中心小学吴兰琼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二十 与面相关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周长 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 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 平面图形的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Tag内容描述:<p>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 回顾整理空间与图形 101 页红点 1,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的认识的复习与整理。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特 点和有关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小学阶 段学过的图形,然后借助教材中的表格进行分类整理。在 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进行归类,顺势引出对直线、射线、线段及平面内两直线 位置关系等知识的复习,明确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 区别。 【教学目标】:。</p><p>2、61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平面图形的认识(P86)复习目标: 1、 我会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等方式整理复习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圆与扇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间的联系。学习过程:一、独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如可树状整理或列表格整理等)认真看课本第86页例题的内容,重点思考各例题中的问题?1、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与特征。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更全面地进行平面图形的复习?2、 角的概念及分类。新 课 标 第 一 网3、 垂直与平行及特征。4、 三角形及分类和各种三角形的特征。</p><p>3、小学数学总复习 空间与图形(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二) 立体图形的特征、联系及公式 提问1:再来看看这些立体图形,你能给 它们分分类吗?并说说你的想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每个面 都是平面; 圆柱和圆锥是一类,它们有一个面是 曲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是一类,因为它 们上下一样粗细;圆 锥是一类。 长长方体的特征: 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特殊情 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 等。 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 有8个顶点,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 别叫。</p><p>4、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使学生全面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技能目标:促进学生对空间图形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能借助形体的直观性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养成良好学生习惯,提高学生能力的。</p><p>5、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线与角。课本第96页例1及练习十九第1、2题。 学习目标:1、我能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2、我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3、我能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学习重点: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垂直与平行、角的含义。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学习过程:小组评价:【课前独学】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6页例1的3个问题,思考并回答。1、直线、射线和线。</p><p>6、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的前世今生:,点的认识:,我们学过哪些点?,端点、顶点、交点、垂足、圆心,讨论点的时候,我们只讨论点的位置,不讨论它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没有端点,一个端点,两个端点,能向两端无限延长,能向一端无限延长,不能向两端延长,不能测量长度,不能测量长度,能测量长度,一条线:,直线,射线,线段,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关于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垂直线。</p><p>7、空间与图形(1)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特征?,直线没有端点,两边可以无限延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一边可以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但可以量出长度,2,直线、射线、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过一点可以有多少条直线,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过两点有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4,A,角的概念和分类,5,A,l2,l1,角的概念和分类,6,A,1,l1,l2,角的概念和分类,7,A,1,l1,l2,顶点,边,边,角的概念和分类。</p><p>8、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与圆锥的特点,掌握空间观念与图形的基础知识。2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三、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立体图形的特点。请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教师出示相关表格,引导学生认真填写。长 方 体正 方 体面棱顶 点圆 柱圆 锥底 面侧 面高结合表中的内容,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圆柱与圆锥的关系。2观察物体。出示立体图形。 问:(1)从正面看得到什么形状?(2。</p><p>9、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学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与容积的计算。在练习中还有一些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以及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简单实际应用。【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相关知识。虽然学生对其零碎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可能存在疑惑。【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会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2能根据立体图形的表。</p><p>10、图形的认识与测量(3)【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2.使学生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3.经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4.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难点】理解三视图及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包含教材第88页第4题的四个图形),立体图形实物。【复习回顾】立体图形的认识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第4题的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2.指名学生说说各立体图形的名称。</p><p>11、2. 图形与几何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整理和复习,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克拉玛依市第二十小学 陈峰,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类,可以怎么样分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面,棱,顶点,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两个相对面为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相对的棱长相等。,12条棱相等。,8个。</p><p>12、平面图形的测量,指教人:李俊,平面图形大集合,基础练习,请计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m),扩展想象,已知一个图形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分别是8厘米、5厘米,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你能想象出这是个怎样的平面图形吗?请在方格里画一画,标上数据,并计算出它的面积。(注: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cm。),已知一个图形中的三条线段分别是4厘米、6厘米、8厘米,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你能想。</p><p>13、小,学,数,学,总,复,习,马郎小学 陈伟,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十一、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有8个顶点,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宽、高。,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面积都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 个顶点。,有两个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 有一个侧面,是个曲面,沿高展开一般是个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是正方形。</p><p>14、六下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复习教学设计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回顾整理空间与图形101页红点1,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的复习与整理。【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是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有关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图形,然后借助教材中的表格进行分类整理。在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类,顺势引出对直线、射线、线段及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等知识的复习,明确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