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小世界
1、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体会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立方体拼图》教材解读。要注意积累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经验。这个图形中有几个小立方呢。《图形的合与分》教材解读。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拼出其他图形。在上一课拼七巧板的游戏中。学生已经发现七巧板中有一个尚未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强调学生在操作中丰富图形表象。
图形小世界Tag内容描述:<p>1、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图形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一个棱长是4cm的正方体,把它锯成3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cm2。A16B32C642 . 有一个。</p><p>2、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图形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20以内的整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个A2B4C6D82 . 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p><p>3、立方体拼图教材解读本课主要的知识目标是,在按一定顺序观察立方体拼图的基础上,把观察的结果转化成算式,计算出其中立方体的个数。要注意积累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看与问第一个环节,观察立方体。可从简单的图形开始,如:,唤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尤其是引导学生想象“看不见的”图形。进一步加深为:,这个图形中有几个小立方呢?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再根据学生。</p><p>4、图形的合与分教材解读图形的合与分,也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式,教学时应着眼于帮助学生积累图形合与分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看与做第一个环节,用4块三角形照样子拼一拼。虽然是同样的三角形,但是在拼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图形的组合,通过平移或旋转,最后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在完成教材中的几个图形之后,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拼出其他图形,如等。第二个环节,用2块三角形和1块正方形铺满下面的图。</p><p>5、立方体拼图基础习题1.下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2.数一数,小正方体有几个。从下往上看:( )( )( )( )3.数一数,填一填。( )( )( )从前往后看:( )( )( )( )( )( )( )( )(。</p><p>6、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解读平行四边形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需要学会辨认的图形,与大纲的要求相比,这一点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低段的学生怎么来认识?要认识到何种程度呢?看与问在上一课拼七巧板的游戏中,学生已经发现七巧板中有一个尚未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由于名称是初次接触,教师不妨板书并领读,以便于学生记忆。生活中有平行四边形吗?引导学生交流:在什么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可先呈现教。</p><p>7、玩七巧板教材解读本节课,引进我国传统智力游戏七巧板拼图,强调学生在操作中丰富图形表象,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做与想第一个环节,教材首先编排的是制作一副七巧板。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先观察七巧板,再交流制作的构想。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把七巧板先画出来,然后把它剪下来。有的学生则可能根据图示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把正方形的纸多次对折,然后根据相应的折痕,剪出七块图形。组织学生认一认七巧板中。</p><p>8、知古明今七巧板的前身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拼板玩具。它取材简单、制作便捷,但又千变万化,充满挑战,内含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七巧板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民族文化。1燕几“燕几”是古代宴请宾客的一种案几。宋代黄伯思设计发明了一种由7件长方形案几组成的“燕几”(起初为6件,后又增设1件,以增加其变化),开启了拼图玩具的先河。七件案几有规定的形制(长度单位为“尺。</p><p>9、立方体拼图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通过拼摆立方体的操作活动和计算立方体的个数,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的认知能力和有序思考能力。2、通过观察、表达、操作、验证等方式,体会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做到有序观察。并根据不同的观察方法用算式计算出立方体的个数。3、在拼摆立方体过程中体会到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有序的操作。</p><p>10、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图形小世界 一、判断题 1.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把一张长方形纸等分成2份有无数种分法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二、填空题 5.比一比,看谁数得快又对 ________个 6.下面图形是由________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7.看一看。</p><p>11、玩七巧板,1.说一说你是怎么做七巧板的。,七巧板做法: 1.按图所示的方式画一副七巧板。 2.裁剪。 3.涂上不同的颜色。,七巧板,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的创造。19世纪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模板”。七巧板虽然仅有七块板组成,但是它们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2.用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下面这些图形都是用七巧板拼起来的。它们各像什么。</p><p>12、认识七巧板,认识七巧板,拼学过的图形,欣赏七巧板拼图,听故事说人物,课后作业,拼图案,1,2,3,4,5,6,7,七巧板,请仔细观察七巧板,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拼学过的图形,比一比,哪组拼的方法和图形最多.,合作星,. . . . .,拼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用固体胶粘在白纸上,并起个好听的名字.比一比,谁拼的图案最漂亮又非常的象.,设计星,拼图案,听故事说一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故事中的哪。</p><p>13、立方体拼图,复习巩固,立体图形能拼搭和拆分吗?,(1)从上往下看。, (个), (个),1,3,3,7,3,2,1,7,下面的图形是由几个立方体拼起来的?,(2)从左往右看。, (个),5,2,7,(3)从前往后看。, (个), (个),2,2,3,7,2,2,3,7,(1)从上往下看。</p><p>14、立方体拼图教材解读 本课主要的知识目标是,在按一定顺序观察立方体拼图的基础上,把观察的结果转化成算式,计算出其中立方体的个数。要注意积累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看与问 第一个环节,观察立方体。可从简单的图形开始,如:,唤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尤其是引导学生想象“看不见的”图形。进一步加深为:,这个图形中有几个小立方呢?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p><p>15、立方体拼图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通过拼摆立方体的操作活动和计算立方体的个数,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的认知能力和有序思考能力。 2、通过观察、表达、操作、验证等方式,体会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做到有序观察。并根据不同的观察方法用算式计算出立方体的个数。 3、在拼摆立方体过程中体会到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有序的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的训。</p><p>16、七巧板的认识,教学过程,七巧板的制作,七巧板的起源,作品欣赏,教学拓展,七巧板的起源,最初起源于宋朝黄伯思为招待客人用的燕几。 先是宋朝的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七巧板的制作,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分為十六个小方格。,2.再从左上。</p><p>17、认识平行四边形,说一说七巧板各个图形的名称。,( )号图形正方形。,( )号图形三角形。,这个图形平行四边形。,7,1,2,3,4,6,看一看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1.用七巧板中哪两块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用1号和2号拼。,2.看一看用七巧板中的三个小图形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3.照下面的样子,用七巧板中的四个小图形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1.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p><p>18、立方体拼图基础习题 1.下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2.数一数,小正方体有几个。 从下往上看:( )( )( )( ) 3.数一数,填一填。 ( )( )( ) 从前往后看:( )( )( ) ( )( )( )( )( )( ) 2。</p><p>19、玩七巧板教材解读 本节课,引进我国传统智力游戏七巧板拼图,强调学生在操作中丰富图形表象,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做与想 第一个环节,教材首先编排的是制作一副七巧板。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先观察七巧板,再交流制作的构想。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把七巧板先画出来,然后把它剪下来。有的学生则可能根据图示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把正方形的纸多次对折,然后根据相应的折痕,剪出七块图形。组织学生认一认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