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 姓名。本文阐述了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外语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研究。提出了外语教学五种方法及教学六原则。商务英语教学法研究。从而提出了在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
外语教学研究Tag内容描述:<p>1、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论文关键词:专业 素质 教学质责论文摘要:专业外语在学生的全面紊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学中普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专业外语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教材建设鱼待提高?考试缺乏规范化千?针对影响专业外语教学水平的上述问题?探讨了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圣的途径。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经济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国际间科技、教育、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人才成为竞争的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适应国家建设的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主旋。</p><p>2、浅谈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 ESP教学教学模式现状对策【论文摘 要】 本文以大学专门用途(ESP)教学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分析了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课程设置、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培养目标或特殊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随着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ESP教学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也日。</p><p>3、考试周刊2007年第34期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已成为一个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第四条教学原则中规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培养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郑立信先生曾在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提到,“跨文化的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经常会出现障碍,归结起来,原因或者是语言方面的,或者是文化方面的,或者。</p><p>4、1,面向语用能力的 外语研究,外语教学 与外语测试,理工大学基础部 张亚非,2,一、当前外语教学中影响语用能力的几对关系 语言知识与语用能力 学习与考试 基础外语与专业外语 外语教学与社会需求 二、语言学的启示 系统论 功能论 网络论 过程论 三、语用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语用学的实质 语用能力的层次 语用能力的类型,3,四、外语教学内容的注入,转化与表达 注入,转化与表达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入方式的变革 五、关于外语测试 测试的类型与目的 语用型测试的诸形式 好的测试的标准 外语测试的改革动向 六、几个供思考的问题,4,一、当前外语教。</p><p>5、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共鸣及其教学策略的探讨一、 问题的提出1、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人际交往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人际交往,而进行人际交往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总之,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如何使用外语,既然是使用外语,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际交往和情感态度。2.、情感态度。</p><p>6、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外语教学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发展与旅游外语人才需求之间的关键矛盾的分析,探索了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途径及旅游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在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以期为旅游发展服务,做到教学为经济服务,教学为实践服务。关键词:旅游;外语教学;人力资源;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发展与旅游外语人才需求之间的关键矛盾的分析,探索了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途径及旅游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在旅游。</p><p>7、外语教学研究与研究方法 陈坚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外语教学法,四代教学法 双语教学的翻译法(两种语言如何互换) 单语教学的直接法(母、的语的习惯如何形成) 结构教学的听说法(如何熟练母、的语的结构) 功能应用的交际法(如何把学用合一),语言教学研究的动向,强调综合教学的理念 强调语言教学与认知发展结合 强调语言的地道与真实性 结合语境开展综合与多技能教学 (Hinkel 2006) 5. 强调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的结合 6. 强调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的自主。</p><p>8、后教学法时代的外语教学研究,吴一安 wuyianbfsu.edu.cn 北京外国语大学,要点,1. 教学法时代(the method era)回顾(1950s1980s) 2. 外语教学的基本要素 3. 外语教师研究 4. 外语学习者研究 5. 高等外语教育对新生的期待,前“教学法”时期,语法翻译法:强调阅读、语法、文学欣赏,通过翻译学习外语 十九世纪的社会变革 改革运动(Reform Movement):强调口语和语音的准确性,运用会话进行教学,运用实例教语法,摒弃翻译教学法 直接教学法(Direct Method) “教学法”概念的形成,1. 教学法时代(1950s-1980s),“教学法” :由理论支持。</p><p>9、外语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韶关学院 安晓灿,基本思路 研究方法 立项、结题 成果申报,一、基本思路,提出问题使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有效地理解研究的结果而结题,具体做法,第一步: 认定研究的题目 缩小题目的范围 对题目进行广泛的资料研究 获取大量信息 把握学科发展动态,第二步: 在调查的基础上修订研究题目 对研究的结果提出假设,假设: 对研究的成果作一个暂时的陈述,即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或不同的假设,第三步: 确定一种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第四。</p><p>10、外语教学与研究统计方法,为什么要学习统计方法?,1. 统计方法给我们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手段,使我们可以从数量的角度,分析和认识现象的特点、规律、模式、趋势或关系。 2. 统计方法给我们一种精确测量的手段。例如对于“水平高”的概念,我们可以用数学计量的手段给予更精确的描述。 3. 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数量表现,做出更科学的判断。 4. 增强研究的自主性。数据收集的过程是自主的,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原创的,得出的结论大大避免了抄袭的危险。,第一讲 基本概念 1. 数据类型:定类数据与定距数据 2. 总体与样本 3. 误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