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
1 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 2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能解决相关问题 3 了解万有引力常量G的测定方法及意义 读教材 填要点 一 行星运动的规律1 开普勒三定律 椭圆 行星 椭圆 焦点 相等的时间 面积。
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Tag内容描述:<p>1、5.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教学重点:,开普勒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难点:,开普勒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开普勒第一定律 (几何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一、开普勒定律,思考: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行星绕太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不同,开普勒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由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来说,各点的速率并不相同,由近地点到远地点速率由大变小,由远地点。</p><p>2、第 5 章,考向一,理解教材新知,第 1 节,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考向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焦点,行星运行的规律,相等,1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 太阳与任何一个行星的连线(矢径)在 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 的立方与其 的平方成正比,即 k。,半长轴r,公转周期T,1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大,自转周期就越长 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大,公转周期就。</p><p>3、5.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相等C.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D.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二次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三次方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了引力常数为G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p><p>4、5.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海口华兴学校 任汉鑫,教学重点:,开普勒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难点:,开普勒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开普勒第一定律 (几何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思考: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行星绕太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不同,开普勒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由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来说,各点的速率并不相同,由近地点到远地点速率由大变小,由远。</p><p>5、第1节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2.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条件,并会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3.了解引力常量G,知道其测定方法及意义。4.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4个定律开普勒第一、二、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1种方法“月地”检验1个常量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m3/(kgs2)一、行星运动的规律阅读教材第8990页“行星运动的规律”部分,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定律名称内容对应图示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p><p>6、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1下列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万有引力常量C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的D伽利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得出万有引力常量解析:选C由物理学史可知,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规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万有引力常量,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2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公式F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B太阳与行星间。</p><p>7、第1节 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1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太阳与任何一个行星的连线(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r的立方与其公转周期T的平方成正比,即k。2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G,方向沿两物体的连线。3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得引力常量G6.671011m3/(kgs2),被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一、行星运行的规律开普勒三定律定律内容公式或图示开普勒。</p><p>8、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今天我说课的题目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法指导、教学程序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说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作为圆周运动的一个应用实例,是对第四章匀速圆周运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理解和应用上的进一步加深,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为人类认识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本节在本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目标为。</p><p>9、1 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 2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能解决相关问题 3 了解万有引力常量G的测定方法及意义 读教材 填要点 一 行星运动的规律1 开普勒三定律 椭圆 行星 椭圆 焦点 相等的时间 面积。</p><p>10、第1节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第1节 课前自主学案 课标定位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 1 掌握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内容 2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3 了解引力常。</p><p>1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 空间探索之月球之旅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于1961年4月12日 乘坐前苏联 东方号 飞船 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 历时近两个。</p><p>12、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高考要求 1 万有引力定律 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电球对它的引力 重心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限于圆轨道 3 宇宙速度 4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p><p>13、第1节 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数的测定 知识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 地心说 和 日心说 2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展过程 3 知道开普勒三个定律 4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5 了解引力常数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件模拟天体的。</p><p>14、第l节 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 课时达标 1 关于行星的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 自转周期就越大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 公转周期就越大 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 公转周期最大 D 海王星离太阳。</p><p>15、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2 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 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 翻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