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公式适用于两质点之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m1 和m2为两物体的质量 r为两物体间的距离 G引力常数为6.67&#215。m2/kg2 重力、万有引力和向心力之间的关系 F。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1Tag内容描述:<p>1、6.4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卡文迪许卡文迪许-称量地球质量的人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张文国 编制 ks5u精品课件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和密度 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 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ks5u精品课件 一、天体质量的计算一、天体质量的计算 探究问题一、探究问题一、 如果要知道地球的质量,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如果要知道地球的质量,应该知道哪些条件? ks5u精品课件 方法方法1 1、选定一颗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测。</p><p>2、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鹤壁外国语中学 知识回顾 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引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 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公式适用于两质点之间 “r”是指两质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当质点是 两均质球体时,r是指两球 体球心之间的距离。 两个重要的关系: 一、引力与重力间的关系: 重力是引力的一个 分立 引力的另一个分力 提供向心力 注意:当忽略地球自转时,有: 两个重要的关系: 二、引力与向心力间的关系: 引力提供其做圆周 运动的向。</p><p>3、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复习: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 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 F=G 式中: m1 和m2为两物体的质量 r为两物体间的距离 G引力常数为6.6710-11 N m2/kg2 重力、万有引力和向心力之间的关系 F G F向 F万 G F万 G F向 r 两极: F万=G 赤道: F万=G+F向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 (1)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若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2)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若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黄金代换式 (3。</p><p>4、6.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计算地球的质量,条件: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mg = GMm/R2 地球质量 M = gR2/G,二、计算天体的质量,1、天体实际做什么运动?而我们通常可以认为做什么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3、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设太阳的质量为M,某个行星的质量为m,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T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强化训练:,1: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举算出地球的质量( ) A: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B:已知卫星围绕地球运动。</p><p>5、6 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2 知道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 3 知道万有引力的作用效果 4 会计算环绕天体的运动学参量 教学重点 1 理解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 会计算环绕天体的线速度 角速度 周期等运动学量 教学难点 1 深刻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激起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 一 教材要点 用教材中的原话做教材要点 回忆。</p><p>6、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2、知道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 3、 知道万有引力的作用效果。 4、会计算环绕天体的运动学参量。 【教学重点】 1、理解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会计算环绕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运动学量。 【教学难点】 1、深刻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激起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 一、教材要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