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新课导入 自古以来 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 而洪涝 干旱 台风 寒潮 地震 泥石流 滑坡以及虫灾 鼠灾等危害尤为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有何。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归纳提升专题一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一般6月)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在沿海地区引发风暴潮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p><p>2、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1)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6分)(2)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华北地区,由于春季降水少,升温快,以春旱为主,B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p><p>3、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归纳提升专题一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灾害多发地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防治措施梅雨江淮地区春末夏初(一般6月)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台风东南沿海夏秋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在沿海地区引发风暴潮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p><p>4、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习目标定位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2.能在我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多: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2.发生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24.5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3.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p><p>5、滑坡、泥石流灾害【考点精讲】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时间分布特点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p><p>6、洪水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 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C. 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D. 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23题。2.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支流多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落差小气候异常湖泊淤积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小A. B. C. D. 3.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A. 移民建镇,退田还湖,。</p><p>7、水文灾害多发区(答题时间:15分钟)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12题。1. 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是()A. 养殖 B. 改善气候C. 分洪与蓄洪 D. 立体开发利用2.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A. 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 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C. 下游退耕还湖 D. 修建和加固河堤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35题。3. 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A. 1954年、1999年 B. 1989年、1999年C. 1954年、1983年 D. 1967年、1971年4. 这两次水灾都是()A. 集中性暴雨所致 B。</p><p>8、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考点精讲】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1. 原因:2. 特点:灾害种类多样,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二、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地域分异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p><p>9、水文灾害多发区【考点精讲】1. 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该图利用坐标柱状图的形式表明我国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其中横坐标表示年份,从1950年到1990年;纵坐标表示经 济损失;1983年的经济损失最大,1967年的经济损失最小。总之年年有损失,年际变化差值较大。2.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说明: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p><p>10、风暴潮灾害【考点精讲】1. 分布: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2. 分类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 危害 台风风暴潮 710月东南沿海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我国北部沿海风暴潮不仅影响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可以深入我国陆地内部。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地区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p><p>11、森林病虫害(答题时间:15分钟)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最新检测表明,2004年中国森林病虫害偏重发生,总发生面积达1亿3千5百万亩,比2003年增加500万亩左右。据此回答14题。1. 导致中国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 幅员辽阔,森林面积相对较少B. 单一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森林自控能力降低C. 生态环境脆弱,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D. 环境污染加剧,使病虫害的生存环境扩大2. 危害中国森林的主要害虫包括( )蝗虫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蚜虫A. B。</p><p>12、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答题时间:15分钟)读下图,完成12题。1. 下列关于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东北灾害带 B. 属于海洋灾害带C. 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 D. 属于西北灾害带2. 图中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A. 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B. 是台风、风暴潮、赤潮C. 是洪涝、旱灾、病虫害D. 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3. 读下图,判断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因地处沿海,所以台风活动频繁B. 因地处环太平洋地带,所以火山多发C. 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暴雨、春旱多发。</p><p>13、课时1干旱与洪涝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了解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一、我国的干旱灾害1.主要特征:一是出现次数多。二是持续时间长,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干旱甚至长达几年。三是影响的范围广。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2.成因(1)降水方面的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在7、8月份降水较少,易形成伏旱;华北和东北地区,易形成春旱和春夏连旱;西南地区。</p><p>14、气象灾害多发区1. 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 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3. 各地灾害表现:【典例精析】例题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1)(2)题。。</p><p>15、农作物病虫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关于中国水稻病害的正确叙述是()A. 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 稻瘟病、纹枯病和锈病被称为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C. 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危害最为严重D. 北方无水稻病害发生2. 下列属于中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的是()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辽宁 D. 四川3. 下列虫害防治措施中不适用于黏虫的是( ) A. 人工杀虫 B. 农业防治 C. 生物防治 D. 化学防治4. 造成水稻枯鞘、枯心,甚至大面积死亡的虫害是( ) A. 蝗虫 B. 螟虫 C. 黏虫 D. 松毛虫5. 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p><p>16、风暴潮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读图,分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湾口呈喇叭口状朝向太平洋沿岸地势低平人口密集海底地震地壳运动A. B. C. D. 读下图,回答24题。2. 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A. 热带风暴潮 B. 温带风暴潮C. 寒带风暴潮 D. 季风风暴潮3. 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 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 温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 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 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4. 。</p><p>17、滑坡、泥石流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B. 地震、泥石流、滑坡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 地震 B. 火山喷发C. 滑坡 D. 泥石流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C. 增加城市建。</p><p>18、地质灾害多发区(答题时间:15分钟)1. 受强降雨影响,2011年6月12日10时福建永定县坎市镇发生山体滑坡,导致7人被困遇难。关于滑坡的正确叙述是()A. 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 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C. 该滑坡是持续降雨导致岩体顺斜坡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D. 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2.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3.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 B. C. D. 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p><p>19、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答题时间:15分钟)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1.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影响地区最广、受灾人口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A. 旱涝灾害 B. 地震灾害 C. 台风灾害 D. 蝗虫灾害2. 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灾害灾次频发A. B. C. D. 读“我国自然灾害点位图”,回答34题。3. 我国自然灾害点位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 沿边境线分布 B. 沿海岸线分布 C. 沿纬线分布D.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p><p>20、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2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重点难点突破解疑,第1讲,综合演练随堂巩固,第1讲,综合演练随堂巩固,第1讲,综合演练随堂巩固,第1讲,综合演练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