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
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测...第一节误差的基本概念一、名词1.观测值。本章阐述了函数误差、误差合成与分配的基本方法。
误差理论Tag内容描述:<p>1、II 误差理论 1 古典误差理论与现代误差理论的区别 古典误差理论对偶然误差的研究只限于正态分布的偶然误差 研究对象 而现代误差理论在研究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非正态分布的偶然误差 在古典误差理论中 长。</p><p>2、精品文档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期末总复习 一 试题类型及其考试形式和时间 1 题型 1 填空题20 2 是非题10 3 选择题20 4 问答题22 5 应用题28 2 考试形式 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3 考试时间 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 课。</p><p>3、第二章误差理论及应用,本章主要内容,误差来源、概念与分类()系统误差分类()消除方法()综合()随机误差过失误差,第一节误差的来源与分类,一、来源及基本概念误差的来源: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测试环境条件以及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误差的概念: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相对误差:测试系统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与被测参量真值X0的比值,称之为测试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p><p>4、第一节误差的基本概念,一、名词1.观测值:某量的n次重复观测数据l。2.真值:客观存在的值“X”。3.真误差:=L-X4.改正数:v=-误差=理论值-观测值二、误差产生的原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三、观测条件仪器的质量,人的水平以及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四、等精度观测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观测。五、不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相同的观测。六、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累积误差)准确度:观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p><p>5、第一章作业 1 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和 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为 其测量误差为 试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精度的高低 2 用两种方法测量 分别测得50 004mm 80 006mm 试评定两种。</p><p>6、一 判断题 共20小题 每题1 5分 共30分 1 误差就是被测量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 2 误差来源可以被归纳为标准量具误差 仪器误差 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四个方面 3 绝对误差是指误差的绝对值 它永远取正值 4 绝对误差越大。</p><p>7、第3章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教学目标,本章阐述了函数误差、误差合成与分配的基本方法,并讨论了微小误差的取舍、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等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掌握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以及误差的合成和分配。,重点和难点,函数系统误差 函数随机误差 函数误差分布的模拟计算 随机误差的合成 未定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合成 误差分配 微小误差取舍准则 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间接测量,函数误差,间接测得的被测量误差也应是直接测得量及其误差的函数,故称这种间接测量的误差为函数误差,通过直接测得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p><p>8、第三章 流量测验 第六讲 一 动船法测流 一 动船法测流的基本原理 动船法测流是流速仪置于水下某一深度 例如1m 并固定在测船上 测船沿着预定的与水流方向基本垂直的横断面 由一岸向另一岸不停地横渡 沿程按一定间距。</p><p>9、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习题一1何谓量的真值?它有那些特点?实际测量中如何确定?2比较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异同点?3何谓修正值?含有误差的某一量值经过修正后能否得到真值?为什么?4解释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5分析求证近似数截取原则的合理性。6分析误差来源必须注意的事项有那些?7用测角仪测得某矩形的四个角内角和为360。</p><p>10、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期末总复习 一 试题类型及其考试形式和时间 1 题型 1 填空题20 2 是非题10 3 选择题20 4 问答题22 5 应用题28 2 考试形式 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3 考试时间 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 课程总复习。</p><p>11、本章摘要通过前几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角度、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对测量过程和结果含有误差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章集中讲述有关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包括衡量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和直接观测平差。,第六章观测误差理论,6.1测量误差概述6.2衡量误差值精度的标准6.3误差传播定律6.4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6.5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6.1测量误差概述,测量误差定义:真误差=观测值-真值,即,6。</p><p>12、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 一 观测误差一 观测误差 Observation Error 1 为什么要进行观测 必要观测 多余观测 为什么要进行观测 必要观测 多余观测 2 误差存在的现象误差存在的现象 3 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产生的原因 观测。</p><p>13、误差理论复习,1、研究误差的意义: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消除或减少误差,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得到更接近真值的数据,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选用仪器及测量方法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结果。2、误差: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误差=测得值真值3、真值:观测一个量时,该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大小。分类:理论值、约定真值4、约定真值:是指对于给定用途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p><p>14、1,2 误差理论,2.1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一切科学都是从测量开始的。,凡是实验和测量,就一定有误差伴随,也就是说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实验和测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只能是使误差逐渐减小,而不可能使误差为零。,研究实验误差,目的是科学地利用数据信息,合理地设计实验,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以得到更接近于客观真实值的实验结果。,2,2.1.1 误差的分类,(1) 系统误差 由某些确定的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系。</p><p>15、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Test & Measurement Technologyand Automation Instruments,CISTBUCT 2012,TMT&AI 绪论,检测技术的概念 测量、计量单位、测量的准确度、误差的分类 检测仪表的组成,TMT&AI 绪论,检测技术的分类 按被测参数分类、按能源分类、按结构分类等等开环结构仪表、闭环结构仪表 仪器仪表的指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