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编号:27019981]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检测题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自测卷时间。共38分)1、长方体有()个顶点。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检测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 减法的混合运算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p><p>2、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与正方体 2、长方体一般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8个顶点,12条棱。在一个长方体中,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12条棱都相等。 5、长、正的异同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p><p>3、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座 号 装订线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自测卷 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长方体有( )个顶点。</p><p>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检测题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自测卷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一部分 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可以分成( )组;有( )个面;( )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由( )围成的立体图形。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长方体的长为7cm,宽为5cm,高为3cm,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p><p>5、1 / 4 XX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3单元倒数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张美玲执教者张美玲 执教时间 XX年 3 月 20日星期四 版本北师大版学科数学 册数五年级(下册)单元三单元 课题 1.倒数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德育教学目标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 “ 倒数 ” 是不能孤 立存在的。 教学准备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p><p>6、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1) 在等式5840中,(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 倍数。(2) 16有( )个因数。(3)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p><p>7、五年级数学练习(基础知识)。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 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dm、5dm、4dm。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注明单位名称) 2、 500ml=( )L 2.08L=( )mL 30m3=( )方 3、 1.03m3=( )dm3 780dm3=( )m3 8.61m2=( )dm2 4、 一根长方体木料。</p><p>8、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2014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倒数教学设计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编写者张美玲执教者张美玲执教时间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版本北师大版学科数学册数五年级(下册)单元三单元课题1倒数课时教学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德育教学目标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难点理解“倒数”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教学准备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师生活动)教学重构修改。</p><p>9、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与正方体2、长方体一般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8个顶点,12条棱。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4、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12条棱都相等。5、长、正的异同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p><p>10、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 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p><p>11、第四单元 长方体 二 课题 四 长方体 二 体积与容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在操作交流中 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 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p><p>12、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课 题 折纸 教学目标 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主动探究法 讲授法 教学重点 1 异分母分数转。</p><p>1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周备课 第一课时 质数和合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让学生找出1 20各数的全部因数 然后按照每个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给出质数 合数的概念 同时说明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以加深学生对某些特殊数的影响 学情分析 对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熟练了 本课的重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分类的数学思想找出有同类因数的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p><p>14、四 比例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写出比例 判断几个数是否成比例 会解比例 2 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认识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能够正确判断正反比例的量 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 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 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 通过比例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比例知识。</p><p>15、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因数 1 填空不困难 全对不简单 1 在等式58 40中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倍数 2 16有 个因数 3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2 我是上法官 对错我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