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
第三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有关物理量的换算 1、物质的量的桥梁网络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1000 &#215。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c)的含义及其有关计算。3.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在化学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有关物理量的换算 1、物质的量的桥梁网络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1000 CB = 1 M 你知道哪些与物 质的量有关的物 理量 ? 并分别指 出它们与物质的 量的换算关系? m M M n N Cv 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2 1 22 1 2 扩大扩大NN A A 倍倍 2 2 NN A A 1 1 NN A A 2 2 NN A A 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2 1 22 1 2 体积之比体积之比 2 1 ? 2 1 ? 1、计算的依据: 2H2H 2 2 (g g) + O + O。</p><p>2、第三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有关物理量的换算 1、物质的量的桥梁网络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1000 CB = 1 M 你知道哪些与物 质的量有关的物 理量 ? 并分别指 出它们与物质的 量的换算关系? m M M n N Cv Evaluation only.。</p><p>3、第三节 物质的量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例1: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要 硫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需硫酸的 质量是多少? 0.05mol;4.9g 步骤: 1.写方程式 步骤: 1.写方程式 (分析: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计算根据是什么?) 步骤: 1.写方程式 (分析: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计算根据是什么?) 2.列关系量(单位上下一致) 步骤: 1.写方程式 (分析: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计算根据是什么?) 2.列关系量(单位上下一致) 3.列比例式,求未知; 步骤: 1.写方程式 (分析:。</p><p>4、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考纲定位考情播报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c)的含义及其有关计算。2.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16全国甲卷T26(5)/全国乙卷T28(4)(5)/全国丙卷T28(2)2015全国卷T8(B)/全国卷T10(B)2014全国卷T12(A)(D)2013全国卷T9(A)考点1| 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基础知识自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比较内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定义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用。</p><p>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专项练习命题人:李晓庆 审题人:刘满平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在9g水中投入1.15g金属钠,则所得溶液中H2O分子和Na+物质的量比是A101 B91 C110 D9012、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A12 B23 C34 D893、完全中和24.6g二元酸H2A,消耗烧碱24g,则H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42 B82 C162 D844、将钠、铁、镁、铝各取0.1mol,分别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A钠最多 B一样多 C铁最多。</p><p>6、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3、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实验操作 能力目标:1.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合探究、讨论,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感觉学习的快乐。2.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p><p>7、李仕才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2)表达式:c(B)。(3)单位:mol/L或molL1。2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2)计算公式:w100%。3对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的理解(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NaOH,SO3H2SO4,NO2HNO3。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作为溶质。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CuS。</p><p>8、考点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李仕才1主要仪器(1)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精确容器。主要规格有50_mL、100_mL、250_mL、500_mL、1_000_mL。结构特点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具体操作如下:加水倒立观察是否漏水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是否漏水。四个“不能”a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b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c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d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2)托盘天平:可。</p><p>9、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cB,mol,g,g,L,100%,cB,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基础盘点,温度,刻度线,规格,检查是否漏水,加水 倒立 观察 正立,瓶塞,旋转180 倒立 观察,实验视频,2以配制100 mL 1.0 mol/L NaCl溶液为例。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原理: (2)实验仪器:主要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 、 、 。 (3)实验步骤,cB,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5.9,托盘天平,蒸,馏水,冷却至室温,100,23,都注入容量瓶,胶头滴管,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思考2 能否将固体或液体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为什么?,思考3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