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课件
1 专题2相互作用 考点6弹力胡克定律 考点7摩擦力 考点8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考点9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问题与生活应用 2 考点6弹力胡克定律 1 基本概念 力 形变 弹力及其产生条件 2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当。
相互作用课件Tag内容描述:<p>1、青岛市高一物理大集备 青岛九中 高一物理组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0082008高考考纲要求高考考纲要求 考点内容要求 滑动动摩擦、静摩擦、动动摩擦因数 形变变、弹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能用摩擦系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 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 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的 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一单元: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课时 ) 2、弹力 。</p><p>2、第三章、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力的概念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的几何方法 四种基本的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力、强相互 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种类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重力 产生条件:地球的吸引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弹力 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成正比 F=kx 相互作用 摩擦力 静摩擦 滑动摩擦力 。</p><p>3、1,第二章 相互作用,2,第二章 相互作用,3,3,考点4 弹力 胡克定律,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 弹力方向的判断,应试基础必备,考法2 胡克定律的应用,考法3 平衡中的弹簧及弹簧组合问题,4,考点4 弹力 胡克定律,1. 基本概念: 力、形变、弹力及其产生条件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形变不明显时,假设法或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Fkx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5,考法1 弹力方向的判断,弹力作为基本性质力之一,多与摩擦力知识进行综合.弹力是“被动力”,其方向与使其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p><p>4、章末整合提升,吸引,竖直,mg,弹性,相反,=,劲度系数,形变量,粗糙,弹力,运动趋势,相反,相对滑动,粗糙,弹力,运动,FN,相反,重,摩擦,同一点,静止,匀速运动,图1,图2,【例1】 给你一把直尺、一条橡皮筋、细线、一个木块和一块长木板,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定木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要求原理简单) 解析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实验方法:(1)将橡皮筋的两端拴上两条细线,用直尺测出橡皮筋的原长l0。 (2)橡皮筋的一端连接木块,另一端竖直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l1。 (3)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将木块放在水平放置。</p><p>5、第一节、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自学提纲,1、力的定义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效果? 2、怎样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3、如何完整表达一个力?要粗略表达一个力怎么办? 4、重力的三要素有那些特点? 5、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6、自然界中有哪几种基本相互作用?,要完整表达一个力?需要哪些步骤?注意哪一些事项?,问题一,步骤1、选标度 2、定方向 3、画大小、标刻度、加箭头 注意事项: 1、线段的长度为标度的整数倍 2、同一图示只能用同一标度 3、选标度应该适当,将力分成25段为宜 4、力的图示要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而力的示意。</p><p>6、体育活动:,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节:重力 相互作用,力是高中的重点及难点。 在高考中占45,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问题1.力是什么? 问题2.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1.力是一种作用,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速度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一、力,物质性,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相互性,矢量性,定义:,大小,三要素:,方向,作用点,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甲对乙 同时 乙对甲,有方向,测力计(弹簧称),常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力作用的位置,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p><p>7、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节:重力 相互作用,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物质性:,相互性:,力,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力是矢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测力计(弹簧秤),牛顿 N,力的测量,2、效果:,1)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只在图中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F,。</p><p>8、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节:重力 相互作用,华美实验学校 杨群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物质性:,力,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相互性:,力是矢量,矢量性:,力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2、效果:,1)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力的作用效果,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 2、运动状态的变化有那几种情形? 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 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p><p>9、任琳琳,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运动状态的改变,1、用哪个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是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的形变,什么原因使物体发生了形变?,一、力的概念,1、定义: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单位:牛顿(N) 2、力的作用效果 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B、物体的形状改变,3、性质,物质性: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单独存在。,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p><p>10、实际晶体中,有许多位错同时存在,每个位错周围都有一个应力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是它们的应力场互相作用的结果。此交互作用力随位错类型,柏氏矢量大小,位错线相对位向的不同而变化。这种作用力使位错发生运动,以降低体系的自由能。现以两个平行的直线位错为例讨论之。,两位错间的相互作用,一对平行的螺型位错的相互作用 设有一沿z轴的螺型位错,如图,其柏氏矢量为b1.通过s(x,y)点有一平行的螺型位错,其柏氏矢量为b2.两位错之间的距离为r,这时原点位错的应力场中只有沿z轴的分量 正好作用在b2位错的滑移面上,因此 作用力是沿r方向。</p><p>11、新课标物理高考总复习 创新方案,第一章,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2010年广东省34 (1)图1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 间间隔为_________。 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 没有画出。从图13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__; 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 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02S,0.70cm,0.100m/s,熟记: 匀变速度直线运动公式,。</p><p>12、专题二 相互作用,高考物理 (浙江专用),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 常见的三种力、受力分析,1.(2019浙江4月选考,6,3分)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 B.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 C.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A 小明与船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它们之间存在静摩擦力,选项A正确;杆的弯 曲是由于杆受到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杆对岸的力与岸对杆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选项C错误;小明对杆的力和杆对小明的力是。</p><p>13、专题二相互作用,高考物理(课标专用),考点一常见的三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清单,考向基础一、力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p><p>14、1 重力 相互作用,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一、力的认识,二、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三、重力,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学习内容:,1、观看视频,注意观察:足球的运动状态,一、力的概念,结论1:物体(足球)的。</p><p>15、第2章相互作用,考点4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点4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必备知识全面把握核心方法重点突破方法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2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定考法例析成就能力考法1弹力考法2摩擦力,必备知识全面把握,1力(1)定。</p><p>16、专题二相互作用,【高考帮物理】:专题二相互作用,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CONTENTS,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常见的几种力,考点2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3共点力平衡问题,考点4实验:探究弹力和弹。</p><p>17、专题二相互作用,高考物理(课标专用),考点一常见的三种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2013课标,15,6分,0.698)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p><p>18、专题二相互作用,高考物理(江苏专用),考点一常见的三种力,考点清单,考向基础一、力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