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4、 理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原因。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概念及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含义.。4、使学生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理解区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理解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湘教版必修三Tag内容描述:<p>1、高一地理组学案 全力打造一流学科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东部、中部、西部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部的差异;2、 了解东部、中部、西部具体的产业结构差异;3、 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4、 理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原因;5、 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6、 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范围和具体措施。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知识疏理】区。</p><p>2、认识区域欧洲西部(气候) 李惠利中学 地理组 张琳娴 自西向东, 气温和降水 如何递变 ? 海洋性特征: 受 影响大,夏季 ,冬季 。 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 。降水 ,季节分配较 。 海洋凉爽温和 较较小较较多均匀较较小 探究欧洲气候海洋性 显著的原因。 5分钟时间 4人小组分工合作。 将答案总结 在纸上。 小组发 言人准备发 言。 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大部分地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p><p>3、_促进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湘教版必修3分析,一、认识、把握必修3的知识结构,必修3知识结构,区域地理环境 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式),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数字地球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p><p>4、第2课时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直线的斜截式方程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概念及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含义3会根据斜截式方程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链接下列说法中,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若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若两直线垂直,则其斜率之积为1;若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它们互相垂直正确的有________答案预习导引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名称已知条件示意图方程使用范围点斜式点P(x0,y0)和斜率kyy0k(xx0)斜率存在的直线2.直线l在坐标轴上的截距(1)直线在y轴上的。</p><p>5、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流域开发的治理的影响2、13、143、4、5、6、11、12、16(1)(2)(3)、17(1)流域的综合治理1、9、10、157、8、16(4)、17(2)(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2题。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状荒漠化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炼铜企业大。</p><p>6、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4、使学生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p><p>7、湘教版必修III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周红星(321017)【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区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区域优势,协调人地关系,结合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探寻区域新的增长点。本节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综合指标即。</p><p>8、模块检测一、选择题1过点A(3,4),B(2,m)的直线l的斜率为2,则m的值为()A6 B1 C2 D4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kAB2,m6.2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3的直线方程是()A2x3y60 B3x2y60C3x2y60 D2x3y60答案C解析由直线的截距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即3x2y60.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B是点A(1,2,3)在yOz坐标平面内的射影,O为坐标原点,则|OB|等于()A. B. C2 D.答案B解析点A(1,2,3)在yOz坐标平面内的射影为B(0,2,3),|OB|.4若圆C1:x2y21与圆C2:x2y26x8ym0外切,则m()A21 B19 C9 D11答案C解析将圆C2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利用圆心距等于两。</p><p>9、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昨 天“贫穷”,今 天“富裕”,田纳西河,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域,位置:,中低纬度、美国东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水量大,水量变化大,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洪涝频发,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排水不畅,水能、煤、石油、金属矿,水系水文:,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水量大, 流量季节变化大,治理前的社会经济概况,开发仅限于航运,航运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p><p>10、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区域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 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何 一 衡量区域发。</p><p>11、课时2鲁尔区的新发展 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习目标1 理解鲁尔区振兴的措施 掌握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原则和方法 2 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分析 总结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鲁尔区的新发展 内容索引 课堂训练 专项提能10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示意图的判读 鲁尔区的新发展 1 综合整治的措施 集中化 煤炭 钢铁 数量 生产效率 新兴工业 多元化 服务业 工业布局。</p><p>12、答题时间 30分钟 读 某一区域的发展过程图 回答1 2题 1 关于该区域由阶段1 阶段2 阶段3交通条件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 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 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 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 2 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 该区域 A 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 B 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 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 区域经济发展在阶段3最低 下图为我国东部。</p><p>1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一、地理信息系统(GIS )概念:发展:工作过程: 1国际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2中国的发展过程(特点): 星空卫视慢,发展快,一,地理数据,GIS硬件,GIS软件,GIS GIS可以解决的5类问题,位置问题,分布问题,GIS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地物的位置,地物的属性。 也可以用用地属性询问法地上物的位置。 可以理解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其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