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
谈林华 2010040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经肺热稀释法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 导师 儿科学 范佳杰 谈林华主任医师 中文摘要 目的。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作用。探讨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作用。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Tag内容描述:<p>1、浙江大学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经肺热稀释法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 临床应用 姓名:范佳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儿科学 指导教师:谈林华 2010040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经肺热稀释法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 导师 儿科学 范佳杰 谈林华主任医师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经肺热稀释( T r a n s p u l I l l o n a 巧T h e 肌o d i l u t i o n ,r P T D ) 法进行婴幼 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验证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应用。</p><p>2、婴幼儿先心病 术后监护处理原则 背景 n低龄、低体重化 n心脏畸形复杂化 n手术方案多样化 n监护治疗个体化 ATS 2007;83:1438 SCMC 新生儿术后情况 n低心排综合症 19.0% n心律失常 8.4% n低氧血症7.7% n肺炎12.0% n肾功能衰竭4.2% n膈肌麻痹2.1% n败血症1.4% n延迟关胸50% n多巴胺66%,米力农 64% n肾上腺素40% n硝酸甘油20.7% n硝普钠14% n呼吸机使用平均 96hr n监护室滞留平均 8d TGA术后24h心排量变化 TOF术后心排指数变化 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趋势 史珍英 2002 一、心功能评估方法 n有创监测 qCVP,LAP, RAP, CVP, ABP q肺动脉热稀释导。</p><p>3、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封堵术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吴向阳,外科封堵患者资料,2014年2月-2014年6月,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外科先心病封堵术。 32例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6月-49岁,体重6-70kg。 其中房间隔缺损19例,室间隔缺损10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 31人出现血气BE负值增加,只有1例正常 。,术后未出现BE异常的病人资料: 男,44岁,室间隔缺损,心脏彩超提示缺损大小8mm,术中实际放置12mm封堵器,肺动脉压力30mmHg,EF=64%。,手术操作步骤,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后气管插管 取仰卧位,胸背部垫高,经口送入食道超声探。</p><p>4、复杂先心病术后早期循环管理的理念与技术,小儿心外科ICU工作特点,循环调整: 作为术后调整的核心环节 涉及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技术 促进危重患儿手术后的快速康复 小婴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器官发育不成熟、病情变化快、可调范围小 反应性?预见性?,小儿心外科ICU的工作特点,围术期解剖、病理生理变化的基础上 心、肺相互作用 体外循环影响 药理、机械辅助原理 营养、感染 预测术后恢复过程 建立阶段性的治疗计划,早期的循环评估,评估: 畸形矫治,手术效果 心输出量:氧供-氧耗 方法: 血流动力学参数(HR、BP、RAP、LAP) 组织灌注参数(Lac、。</p><p>5、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体会,朱卫中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ICU,概述,近二十年,国内外儿童心脏外科取得巨大发展,由于诊断、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和围术期监护技术的提高,儿童先心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 最大的变化是:手术向低龄化方向发展,婴幼儿和新生儿手术病例明显增加,儿童心外ICU内病种和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向术后监护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2009-12,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SICU,2,2009-12,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SICU,3,1977,2009-12,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SICU,4,1987,2009-12,Guangdong General 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