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统感染课件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诊治。国内统计约占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第3~4位 临床以细菌尿和〈或〉白细胞尿为特征 婴幼儿UTI症状多不典型。宿主的易感因素 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小儿泌尿道感染 治疗 预后 护理。小儿易发生尿感的原因。1、小儿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中。小儿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UTI)是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课件Tag内容描述:<p>1、小儿泌尿道感染的诊治,概 述,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损害。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国内统计约占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第34位 临床以细菌尿和或白细胞尿为特征 婴幼儿UTI症状多不典型,容易漏诊 合并严重畸形和/或反复感染可致肾疤痕形成,病因,宿主的易感因素 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 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女婴尿道短, 男孩包茎积垢 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膀胱输尿管反流、多囊肾 慢性疾病 致病菌的特征 80%90%由肠道杆菌引起,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临。</p><p>2、姓名:何波 班级:临床91,小儿泌尿道感染 治疗 预后 护理,治疗,治疗方式,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一般处理,1,常见药物,()磺胺药: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尿中溶解度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价格便宜,对于初次感染可选择磺胺药。为了防止尿结晶形成的副作用,服药时要多饮水。 ()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疗效,尿排出率较高。 吡哌酸 3050mg/kgd,分34次服。 氟哌酸 510 mg/kgd,分3次服,效果好,但小儿易引起菌群失调。动物实验发现,其对幼鼠软骨发育有影响,所以对小婴儿应慎重,多用于较大儿童。 ()呋喃。</p><p>3、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 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道粘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定 义,小儿易发生尿感的原因: 1.解剖生理特点 (1)尿道平滑肌发育差 (2)尿道口解剖位置 (3)局部防御能力低下 2.尿路畸形及结构异常 先天畸形、肾发育异常 3.膀胱输尿管返流等,病因及发病机理,1、小儿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中,大肠杆菌仍然是位于第一位,可见于60% 80%的病例中,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如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也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在存在泌尿系畸形的患儿中,非大肠杆菌的培养阳性。</p><p>4、小儿泌尿道感染,概念:,泌尿道感染(UTI)是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 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性损伤。,细菌,真菌 支原体 病毒,尿道、膀胱、肾盂及肾实质,脓尿或菌尿为特征,可有尿路刺激征、发热及腰痛等症状。,概述,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尿感。 根据病程是否达到6个月,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 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解除先天性梗阻,防止肾损害及瘢痕形成。,1、致病原:,多数细菌可引起泌。</p><p>5、泌尿道感染,262宿舍,概念:,泌尿道感染是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细菌,真菌 支原体 病毒,尿道、膀胱、肾盂及肾实质,脓尿或菌尿为特征,可有尿路刺激征、发热及腰痛等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1、易感因素 (1)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被压扁、扭曲,发生尿潴留而易感染;女孩尿道短,尿道口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男孩包皮较长、包茎,易于积垢而上行性感染。,(2)小儿泌尿系统畸形多见,如后尿道瓣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水、肾囊肿等,常造成尿潴。</p><p>6、泌尿道感染,262宿舍,概念:,泌尿道感染是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细菌,真菌 支原体 病毒,尿道、膀胱、肾盂及肾实质,脓尿或菌尿为特征,可有尿路刺激征、发热及腰痛等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1、易感因素 (1)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被压扁、扭曲,发生尿潴留而易感染;女孩尿道短,尿道口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男孩包皮较长、包茎,易于积垢而上行性感染。,(2)小儿泌尿系统畸形多见,如后尿道瓣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水、肾囊肿等,常造成尿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