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学
以及查明地层组合和接触关系而钻探...第五章油藏构造特征一、油藏构造研究二、油藏断层研究三、油气藏构造图编制第五章油藏构造特征第一节油藏构造研究地质构造是岩石变形的产物。
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学Tag内容描述:<p>1、石油地质学 模拟试卷 第一套 课程号 考试时间 分钟 适用专业年级 方向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卷 题 号题 号 一一 二二 三三 四四 五五 六六 七七 八八 九九 总分 得 分得 分 阅卷人阅卷人 一 名词解释 每个一 名词解释。</p><p>2、1 钻井地质基础,一、井别 二、岩屑录井 三、岩心录井 四、钻时录井,(一)探井类 (1)地质井 在盆地普查阶段,由于地层、构造复杂,地震也难以反映地下情况时,为了确定构造位置、形态,以及查明地层组合和接触关系而钻探的井。 以一级构造单元统一命名,取井位所在一级构造单元名称的第一个汉字加大写汉语拼音字母”D”组成前缀,后面再加布井顺序号命名。如“东D1井”为东营凹陷的第一口地质井。 (2)参数井。</p><p>3、第五章 油藏构造特征,一、油藏构造研究 二、油藏断层研究 三、油气藏构造图编制,第五章 油藏构造特征,第一节 油藏构造研究 地质构造是岩石变形的产物。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地层的倾斜、褶皱和断裂。油藏构造则是指油藏储层含油部分的总体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油藏顶部和四周的封盖遮挡条件。油藏的总体构造形态和基本构造特征,是油藏描述的首要内容。它决定油藏的规模大小、圈闭特征和内部复杂情况。,一、油藏构造描述。</p><p>4、2004.1,浊流砂体油藏的地震地质解释,杨云岭,前言 一、浊流沉积的一般特征 二、济阳坳陷浊流发育的简况 三、沉积环境对浊流形成的影响 四、浊流砂体的地震地质解释 结束语,前言: 对浊流的认识,是二十世纪沉积学界的一次革命,浊流 突破了一般正常的沉积层序,强调了突发事件在沉积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在洼陷中勘探岩性油藏有很大 的启迪。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地层学研 究和地质综合研究的。</p><p>5、第一章 圈闭与油气藏(Oil 3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补给; 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常见的干扰因素:,支流油气供给 油内溶解气随温压降低而逸出 油气成藏后发生的油气再分布 水动力作用影响,第一章 圈闭与油气藏(Oil 2-构造等高线;3-背斜圈闭闭合区; 4-尖灭型岩性圈闭闭合区,储层顶面构造等值线图,储层顶面构造等值线图,一、圈闭(Trap),第三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二)圈闭的度量,注。</p><p>6、2001 年石油大学 (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 12 分)1、图 1 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如果断层 F1 和 F2 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试论述:(1)F1、F2 断层的产状和性质,形成时代,并比较断层倾角的相对大小。(5 分)(2)岩层 J 和 K 的产状;岩层 P 的产状;岩层 D 的产状;岩层 O 的产状。(4 分)(3)岩层 D 与 S、O 的接触关系。(3 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 N、NNE、NE、NEE、E 等。</p><p>7、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 主讲:杨少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学时:32 研究生必修课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其他专业选修课程 参考书: 1.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 方少仙、侯方浩编写,石油大学出版社 2.油藏描述方法原理, 徐守余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分两大部分讲授: 第一大部分:储层地质学 第二大部分:油藏描述(含剩余油研究) 讲授内容: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应 用。</p><p>8、一 基本概念 1 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目前特别是研究地壳的一门科学 课件 2 地温梯度 低温增热率 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增加的温度 用 表示 10页 3 重力异常 在实际情况中各地测定的重力值并不等于理论值。</p><p>9、第三章 矿物 岩浆岩与变质岩,本章主要内容: 矿物概念、化学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矿物分类及主要矿物特征 岩浆岩概念、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岩浆岩 的产状及分类、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变质岩概念、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变质岩 的产状及分类、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第一节 矿物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矿物就是这些元素或其化合物的集合体,按照一定晶体结构排列而成,矿物又是岩石的。</p><p>10、浅层河流相油气储层的地震地质解释,杨云岭,2003.7,前言 一、浅层的反射系数特征 二、亮点气藏的地震地质解释 三、浅层河流相砂岩储层的地震地质解释 结束语,前言: 浅层在这里指深度小于1500米(左右)的 地层,它们是胜利油区中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已 发现孤岛、埕东、草桥、飞雁滩、林樊家等大中型 油田,近年来又发现和扩大了太平油田及王庄油田 东部地区等。浅层比较平,构造相对简单一些。但 多为。</p><p>1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主讲:杨少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学时:32研究生必修课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参考书:1.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方少仙、侯方浩编写,石油大学出版社2.油藏描述方法原理,徐守余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分两大部分讲授:第一大部分:储层地质学第二大部分:油藏描述(含剩余油研究)讲授内容: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应用实践(研究实例),储层地质学绪论。</p><p>12、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p><p>13、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实验,任课教师:宋璠 手机:15192595160 资源学院油气资源系,习题二 小层平面图的编制,小层平面图-反映单油层(小层)砂体形态、砂层厚度、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在平面上变化的图件。,油层单元(四级):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单油层 单油层-通常称小层或单层 油层对比的最小单元,为沉积韵律中的较粗部分; 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岩性和物性基本一致; 单油层之间有分隔,分隔面积连。</p><p>14、储层地质学成岩作用 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1)成岩作用:是沉积物沉积之后转变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之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之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 (2)影响因素:较多,但以孔隙水的性质及运动最为重要。 (3)主要类型:压实、压溶、交代、矿物的多形转化、重结晶等作用。,一、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p><p>15、1999 年博士生入学试题年博士生入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 氯仿沥青 A 2 孔隙结构 3 排替压力 4 隐蔽油气藏 5 生物气 6 油藏地球化学 7 前陆盆地 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 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p><p>16、第一章 地 球 概 述,第一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特征 第三节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五节 地壳的物质成分,第一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一、中国古人对于天地成因的解释 1.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或称盘古氏或盘古大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 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p><p>17、复习纲要绪论概念:1、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2、“将今论古”思维方法:根据“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的基本思想,历史比较法的实质是以观察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特征为基础,去推断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地质作用过程。第一章、地球概述1节、地球表面特征概念:1、大陆架: 围绕陆地的水浅的海底平台2、洋脊: 分布于海底的巨大的山脉,它延伸于四大洋,长达数万公里3、岛弧: 延伸距离很长呈弧形展布的火山列岛。分类:1、大西洋大陆边缘进一步划分2、 海底地形的划分常识:1、地球的形态: 一个梨形球状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p><p>18、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石油地质学 历年考研试题 1999 2005 1999年 一 名词解释 2 58 20 8 9题任选一题 1 低 未熟油2 相渗透率3 油气田4 圈闭5 生油窗6 油气聚集带7 油气系统8 控制储量9 干酪根 二 填空题 130 30 1 原油。</p><p>19、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实验 任课教师 宋璠资源学院油气资源系 习题一圈闭与油气藏分析 一 习题目的1 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2 学会在构造图和构造剖面图上 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3 学会各项度量参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