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新课标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编号:20822840]
新课标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名著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具体要求是学生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
新课标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Tag内容描述:<p>1、排列语序 课标与教材对句子排序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段内容 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 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一般来说 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1 空间关系 或从上到下 或从左到右。</p><p>2、议论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的阶段目标中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是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 事实 数据 图标等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 语文课程标准 对阅读议论文的评价建议 1。</p><p>3、仿写 课标和教材对文字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 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意连贯 语法结构 修辞运用 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能力 仿写看似简单 其实得分率并不高 学生对开放性试题重视不够 平日练习过少或。</p><p>4、标点符号 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 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用来表示停顿 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 点号 主。</p><p>5、修辞手法 1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 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 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等修辞方法 4 在。</p><p>6、文言文阅读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之 其 而 以 于 乃 虽 为 者 且 则 乎 然 与 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归纳文。</p><p>7、词语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 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 理解词语的比喻义 引申义 3 能根据。</p><p>8、写作 知识点总结 课标和教材对文字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 1 能写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 议论文 根据生活需要 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2 准确 全面的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和写作要求写作 能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 条理清楚 语言通顺。</p><p>9、名著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具体要求是学生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p><p>10、小说阅读 知识点总结 考试说明对小说这部分的要求是 1 了解小说特点 2 掌握小说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3 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小说所表达的内容 小说知识点概述 一 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p><p>11、口语交际 课标要求初中生具有相应的交际表达能力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注意根据需要 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 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 完整准确 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p><p>12、汉字 课标和教材对文字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认识3500个常用字 2 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3500个常用字 3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 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知识要点。</p><p>13、病句 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1 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 从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对 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 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 4 用符号修改有。</p><p>14、说明文阅读 根据课标的相关内容 说明文阅读应该达成的要求如下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p><p>15、古诗词阅读 知识点总结 考点阐释 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 因此 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p><p>16、1 名著名著 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400 万字以上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 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具体要求是学生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 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常见考法 近几年 全国中考名。</p><p>17、1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课标要求初中生具有相应的交际表达能力 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进 行交流 注意根据需要 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 语言生 动 复述转述 完整准确 突出要点 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交际表达 重在对语文四大能力 听说读写 中 听 与 说 两项能力进行考查 交际 注重口语色彩 强调互动 根据不。</p><p>18、1 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 考点阐释 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 因此 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 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和审美情趣 考试说明的要求 理解词义和句意 划分朗读节奏 欣赏词语和句子 理解诗词的基 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体会诗词的。</p><p>19、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1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 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 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等修辞方法 4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引用 设问 反问 反复 对比 借代 反语 1 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 用具体的 浅。</p><p>20、1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根据课标的相关内容 说明文阅读应该达成的要求如下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 理清 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重点评价考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 具体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 要点概括 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考 查能否把握阅读的大意 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中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