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心脏检查课件

Date2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一次课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 1.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的要点 2.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的 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 3. 熟悉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及改变 4. 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心脏检查。心脏检查Ⅲ-体征。5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课件Tag内容描述:<p>1、心 脏 检 查 Date1 心 脏 检 查 n尽管现代诊断技术不断发展,高级医疗 设备不断运用于临床,视、触、叩、听 仍是临床诊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 边远山区疾病的诊断甚至完全依赖于四 步诊,只使在发达地区,四步诊也是作 为选择更高一级的医疗设备检查的基础 ,而且有些体征(如心音改变、杂音听 诊等)也非高级医疗器械检查所能发现 。 Date2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具备的基本条件: n1、安静的环境 n2、适当光线 n3、被检者取卧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n4、听诊器:具备钟型胸件(有放大作用 ,适合于听诊低音调。)、鼓型胸件( 能滤过部分低。</p><p>2、1,心 脏 体 格 检 查,视诊 inspection 触诊 palpation 叩诊 percussion 听诊 auscultation,2,第一次课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 1.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的要点 2.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的 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 3. 熟悉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及改变 4. 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3,5. 熟悉心脏正常浊音界的大小及其改变 的临床意义 6. 熟悉瓣膜听诊区及顺序、心率、心律、 心音和额外心音的听诊 7. 了解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8. 了解额外心音内容及临床意义,4,第二次课 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 掌握心脏杂音产生。</p><p>3、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李果明,心脏的解剖位置: (Cardiac Anatomical Position),(一).胸廓畸形 1.心前区隆起(eminence of precordial region) 胸骨下段,胸骨左缘3 4 5肋间: 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少数为儿童风心病二尖瓣 狭窄并右室肥厚 胸骨右缘第2肋间:升主A扩张或主A弓动脉瘤 2.鸡胸、扁平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畸形可引起心脏病,或原已存在心脏病 (二).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 概念 正常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cm 处,直径2-2.5cm,视诊(inspection),观察内容: 1.心尖搏动移位: 生理因素:体。</p><p>4、第五节 心脏检查,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刘兴德 lxdgmc.edu.cn,心脏解剖 位置: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在胸骨体和2-6肋软骨后方,5-8胸椎前方,2/3居正中线左侧,1/3居正中线右侧。,心脏物理检查的目的,初步判定有无心脏疾病 心脏病:病因 性质 部位 程度,心脏物理检查非常重要 一、基本功 二、为仪器检查提供参考 三、超越常规仪器检查,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环境应安静,光线充足。 一般采取仰卧位或坐位。 受检者应充分坦露胸部 检查者应全神贯注。,如何进行心脏物理检查 ?!?!?!,基本方法 运用眼、耳、手进行检查 (视、触、叩、听),心脏视。</p><p>5、心脏检查,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概 述,心脏位置、体表投影,前表面主要为右心室和右心房,小部分为左心室和左心房。后面主要为左心房,小部分为右心房,膈面主要为右心室,左侧面几乎为左心室,一、视诊 (Inspection),Inspection,胸廓的切线位平视,胸部正位观察,视诊内容(Inspection) 1、正常心前区 2、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3、心尖搏动 4、心前区异常搏动,正常心尖搏动 心尖搏动的移位 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负性心尖搏动,1、正常心前区 (Normal Precordium),左右对称,8,2、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前区隆起 肋骨、胸骨发育完成前。</p><p>6、心肌酶及其相关标志物,1,心脏疾病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超生心动图, 心导管,核素心血管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血液生化检查 酶类与蛋白类心脏标志物的检测,2,心肌标志物,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 是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敏感、特异地反应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作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标志。,3,理想的心肌标志物:,特异: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肌组织,在心肌中含量高,在正常血液中不存在 灵敏:能检测早期心肌损伤,窗口期长 能估计梗死范围大小,判。</p><p>7、1,第二篇第五章 心 血 管 检 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eart,2,心 脏 体 格 检 查,视诊 inspection 触诊 palpation 叩诊 percussion 听诊 auscultation,3,一、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心尖搏动(见后) 心前区异常搏动(见后),4,心尖搏动,1.正常心尖搏动 代表左室搏动 正常位置,5,2、心尖搏动移位,6,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移位,7,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改变,8,负性心尖搏动,9,心前区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异常搏动 肺动脉高压、正常年轻人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 右室肥大 剑突下搏动 右室肥大、腹主动脉搏动,10,心前区异常搏动示例,11,二。</p><p>8、第五节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江汉大学医学院 马 丹 454262269qq.com,目的和要求,掌握心脏望、触、叩、听诊的正确手法和检查内容 掌握第1心音与第2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掌握第3、4心音和额外音的产生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掌握三音心律的鉴别 掌握呼吸对心音分裂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掌握心脏杂音产生机理临床意义,掌握听诊要点 掌握功能性、相对性及器质性杂音鉴别临床意义 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其鉴别,重点和难点,心脏视诊、触诊、叩诊的方法 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 心前区。</p><p>9、心脏检查,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安静的环境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适宜的听诊器,内 容,视 诊 触 诊 叩 诊 听 诊,1. 视 诊,检查方法:视诊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站在患者的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切线位观察 视诊内容: 心前区 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心前区隆起与凹陷1,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3、4、5肋间隆起 见于: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心前区隆起 胸骨左缘2肋间隆起,见于: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心前区扁平,见于: 扁平胸 鸡胸漏斗胸,心前区。</p><p>10、见习七心脏听诊及血管检查,1,目的与要求,掌握心脏视、触、叩、听及血管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熟悉正常心音的特点,识别常见的、特征性的心律失常、心音改变、心脏杂音等,并了解其临床意义掌握血压测定方法,了解其改变的。</p><p>11、心脏检查体征,循环系统常见疾病体征,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包炎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1.二尖瓣狭窄,体征心尖区S1增强二尖瓣开放拍击音(OS)二尖瓣狭窄的特异性体征心尖区内侧。</p><p>12、心脏检查 2 诊断学 系列课件 概述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结合临床 小结 反馈 心脏听诊 听诊内容 心率 heartrate 心律 cardiacrhythm 心音 heartsound 额外心音 extracardiacsound 心脏杂音 cardiacmurmurs 及心包摩擦音。</p><p>13、,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方正旭副教授,.,心脏物理检查的意义 全身体检的重要部分 望、触、叩、听必不可少 (尽管现代技术众多),.,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tation),.,心脏物理检查的意义 有无心脏疾病初步印象,何种疾病 进一步确定必要特殊检查的选择。</p><p>14、心脏的位置和毗邻,受检者仰卧位,检查者站立或蹲在患者的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视 诊,胸廓畸形,心前区隆起 扁平胸 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 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心尖搏动的改变,视 诊,位置的改变 生理性因素: 体位改变和体型不同 病理性因素: 心脏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 左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全心。</p>
【心脏检查课件】相关PPT文档
心脏 检 查 ppt课件
心脏检查ppt课件
心脏体检ppt课件.ppt
课件:诊断学心脏检查..ppt
《心脏检查》PPT课件.ppt
《心血管检查》PPT课件.ppt
心脏检测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
课件:第二篇心脏体检.ppt
课件:第五章第五节心脏检查.ppt
课件:临床技能心脏检查视触扣听诊.ppt
心脏检查听诊ppt课件
诊断学心脏检查体征PPT课件.ppt
心脏检查视触叩PPT课件.ppt
心脏检查PPT课件.ppt
诊断学_心脏检查ppt课件
临床诊断课件:心脏检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