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手术后
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什么是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第一节 术后循环的维护&#160。影响术后心功能的因素&#160。&#160。五 拔管程序&#160。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管道预充 抗凝与止血 CPB的灌注方法。心外科术后出血与止血 ( Hemorrhage &amp。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脏外科手术后Tag内容描述:<p>1、心外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监护 什么是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是指术后心脏指数(CI)低于 2.0L/min.m2 而出现的外周脏器有效灌注不足,它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并 达到一定标准的低心排出量引起的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并不完全 同于心力衰竭。 低心排的诊断标准: 发生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事件时诊断为 LCOS 1)在无明显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 CVP12mmHg 2)动脉收缩压10.7kpa(80mmHg),脉压2.7kpa(20mmHg) 3)组织灌注不良和交感神经兴奋:中心与体表体温差5,四肢呈湿 冷或紫绀现象 4)尿量0.5ml/kg/h 5)心脏排血指数(C。</p><p>2、第一节 术后循环的维护影响术后心功能的因素一 前负荷二.后负荷第二节 小儿呼吸机使用一 参数设置二 镇静剂使用三 拔管指针四.拔管后处理五 拔管程序六 二次插管指针七 缺氧原因和处理第三节 肾脏保护一 无尿和少尿二 血色素尿三 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第四节 酸碱、电解质平衡的维持一 低钾血症二.高钾血症三.低钙血症第五节 婴幼儿心血管外科术后营养支持一 外术后婴幼儿的身体状况,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意义:二。</p><p>3、心脏外科术后监护一、ICU病人的收治 Admission to ICU二、术后早期监护 Early postoperative care三、快通道程序 Fast-track protocol四、转出ICU后的监护 Post-ICU care一、ICU病人的收治 Admission to ICU(一)病人的转运 1、潜在危险1) 气道与机械通气问题2) 高血压或低血压3) 心律失常 4) 持续性用药的中断5) 有创性监测故障6) 出血2、对策1) 便携式呼吸机2) 全程EKG和有创血压监测3) 可充电微量注射泵4) 床旁急救药物的准备5) (二)病人的收治1、接收1) 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2) 监护仪的连接:EKG,,SpO2,ABP,CVP,LAP3) 漂浮。</p><p>4、心脏外科术后监护,ICU专题培训,1,体外循环(CPB),体外循环是一种用 特殊装置暂时替代 人的心脏和肺脏的 工作,进行血液循 环及气体交换的技 术。其装置包括人 工心,人工肺, 附加装置有变温器, 超滤器等,统称人 工心脏装置或体外 循环装置。,2,的应用,3,CPB实施,管道预充 抗凝与止血 的灌注方法,4,对大脑的影响,CPB对机体的影响,意识状态(不清醒或延迟清醒,清醒后又昏迷) 情感方面变化,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碍, 谵妄、失眠、兴奋、抑郁、噩梦等,5,对心脏的影响,CPB对机体的影响,低心排综合征(、末梢凉、尿量少) 严重的心律失常,6。</p><p>5、心外科术后出血与止血 ( Hemorrhage & Hemostasis ),TOPICS,一、生理性止血 二、一般止血药物 三、CICU出血与止血,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凝血 血栓,抗凝 出血,一、生理性止血,正常止血机能,两个方面,四个因素,凝血机制,抗凝机制,血管壁(vessel wall),血小板(platelet),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 fibrinolytic),病理生理基础,(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1.血管壁的完整性,是防止出血的重要保证 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内皮下胶。</p><p>6、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 整体护理摘 要 目的 探讨在ICU监护期不舒适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 对89例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护理,根据病人的言行及护士的观察予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护理对策。 结果 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当日不舒适的原因依次为气管插管,心包、纵隔或胸腔引流管的刺激,伤口疼痛;术后第1天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了皮肤、体位不舒适,肢体活动受限,咳痰无力;术后第2天生活不能自理,尿管刺激,各种经皮穿刺上升为前四位。 结论 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不舒适原因的护理对策是提供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