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改善心脏传导。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适应证进展。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当下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一线选择。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我们亲身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CRT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绍。
心脏再同步化Tag内容描述:<p>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改善心脏传导摘要:近十年来中重度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有了飞速的发展。据统计,约有30%的心衰患者伴有传统系统延迟或阻滞,从而使心衰进一步加重。采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但关于CRT的应用指征、疗效评价和长期预后等方面目前仍存在着诸多争议。关键词:心衰 传导阻滞 CRT1前言:在心力衰竭中,由于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腔内压升高, 心腔扩大, 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凋亡、坏死、纤维化等,破坏传导系统,致使心房、心室及房室的传导延迟甚至阻滞,。</p><p>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适应证进展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当下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一线选择。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及我们亲身的临床实践都证实了CRT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卓越疗效。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尤为突出的是CRT较高的无反应率。应用不同判断标准,比如临床标准(纽约心功能分级或6分钟步行距离的改善)或心脏超声标准(左室收缩末容积的降低或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CRT无反应率可达2030。因此,提高CRT反应率,增加CRT效价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CRT适应证的合理选择最为。</p><p>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段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绍,所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就是运用心脏起博来改善CHF病人的传导异常,恢复心脏的电机械同步,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 2002年,更新的ACC/AHA/NASPE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指南推荐心衰患者采用起搏治疗成为a级指征,1.心脏失同步化,心力衰竭病人由于心肌缺血、纤维化、房室扩大等病理因素,引起心脏电兴奋和电传导异常,并由此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失去其正常顺序,即心脏失同步化。 心力衰竭导致心脏失同步化,心脏失同步化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两者形。</p><p>4、.1,心脏再同步治疗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2,病史摘要,患者:单一xx性别:男性年龄:56岁不满:阵发性胸闷,6年,4天增加,3,病史摘要,目前病史:6年前疲劳后胸部压迫,气短,无胸痛,无心脏恐慌,咳嗽,痰等不适;过去6年,患者胸部压迫,气短症状反复发作,大部分是过度疲劳所致,休息后有所好转;4,病史摘要,2年前患者症状进一步恶化,休息时胸部压迫,窒息症状,济南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心力衰竭”,行冠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