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新新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人民版学习札记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新中中国国初初期期的的政政治治建建设设自主预习课前准备知识梳理问题思考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筹备工作中共七他们在干什么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准备基石新阶段军事基础理论基础组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Tag内容描述:<p>1、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 4 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人民版必修 1 1 一、选择题 1(2016广州市越秀区水平调研测试)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 创新选择是( ) A独立建国 B协商建国 C选举建国 D立宪建国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建国”与题干要求“建国模式的创新选择”不符,故 A 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开国大典的召开做了充分的筹备工作, 其代。</p><p>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钟 丹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作为四川省高中新课改样板学校,在探索新课程改革道路上已走过两年,我市初中阶段虽早已实施课程改革多年,师生在一些传统教与学的模式上变化不大,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难以迅速支撑他们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这就决定了高一历史在教学方面老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成学生在这一学科上的转变,因此不论是课前的导学案设计、课中探。</p><p>3、一次典礼:开国大典二个法律: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一届政协、一届人大、二届政协,知识点概括,准备,基石,新阶段,军事基础,理论基础,组织基础,新中国成立,人民代表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p><p>4、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时达标训练 人民版必修11.(2017嘉兴高一检测)对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C.新政府直接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D.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选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故A错误;图片显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故B正确;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是1954年,故C错误;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故D错误。2.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p><p>5、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总任务是()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B革命胜利后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C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工业化国家转变D确定国体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总任务是使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答案:C2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p><p>6、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专题概述,时限:1949年至今 专题线索: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创立曲折发展完善)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提出、实践及其意义),【知识结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第一阶段: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文革爆发前),第三阶段:新时期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二阶段:遭受摧残、破坏 (文革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一课时,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地。</p><p>7、新中国的历史分期 19491956 过渡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771978 “徘徊”时期 1978至今 改革开放时期,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思考:南京的解放是否代表革命的彻底胜利? 新中国“新”在何处?新中国是否是社会主义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p><p>8、2010年3月3日和5日,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分别开幕。左图是两会的会徽。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光辉历程。它们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p><p>9、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件制作:滨海中学,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2、反动政府已被推翻,3、政治方面七届二中,5、全国人民热烈拥护,4、组织方面政协会议,政治方面:,七届二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工作中心转移 基本政策 总任务,组织方面:,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北 京 1928年6月21日改北京为北平 新政协会议上才改北平为北京,组织方面:,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1949、9、21 地点:北平 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内容:,A、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选。</p><p>10、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2、反动政府已被推翻,3、政治方面七届二中,5、全国人民热烈拥护,4、组织方面政协会议,政治方面:,奠基:七届二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工作中心转移 基本政策 总任务,组织方面:,筹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组织方面:,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间:1949、9、21 地点:北平 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内容:,A、讨论国名、国旗、国徽、国歌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你知道国旗的象征意义吗?,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p><p>11、2015年3月6日小明在网上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上面这样一个标题。请问两会是指什么会议?反映了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 2.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上图反映的历史大事是什么? 2、该事件出现的最直接背景是什么?,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今天的人民政治协。</p><p>12、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概述,时限:,1949年至今,1、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1956年1966年: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现代史的分期:,专题概述,时限:1949年至今 专题线索: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创立曲折发展完善)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提出、实践及其意义),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国两制的伟大。</p><p>13、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杨春花,课标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2,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知识结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1.历史条件,2.成立准备,3.成立及意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奠定基石、前提),一、中。</p><p>14、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正确答案为B项。2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p><p>15、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专题概述,时限:1949年至今 专题线索: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创立曲折发展完善) 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提出、实践及其意义),【知识结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第一阶段: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文革爆发前),第三阶段:新时期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二阶段:遭受摧残、破坏 (文革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一课时,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地。</p><p>16、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是()A地方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处理好民族关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答案:C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BC D解析: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