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复习教学
【常见的文言虚词顺口溜】之乎者也因为所以则其而且焉然若何故乃。
虚词复习教学Tag内容描述:<p>1、第 1 页 共 3 页 文言虚词专题复习教学反思文言虚词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临高中学 语文组 戴小珊 进入高三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变得功利起来 一 切都围绕着高考展开 怎样上好高三 语文复习课 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认识 一 复习课需要模式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 同的树叶 语文课是最丰富多彩的课堂 之一 可以 说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上法 我们平时的复习课有 以下几种模式 1 依次讲 解式 根据专题。</p><p>2、第 1 页 共 13 页 会考复习会考复习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 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 15 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 掌握 15 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 5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而 一 第二人称代词 可译成 你 你的 某所 而母立于兹 二 连词 表并列 承接 转折等关系 1 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 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 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 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p><p>3、命题规律,2011年上海卷春考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必因人得之因噎废食B鬻及借人为不孝爱屋及乌C未免往来于怀毁于一旦D作诗戒其后舍我其谁,C,命题规律,2010年上海卷秋考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饥民赖以全活以吾一日长乎尔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p><p>4、文言虚词复习,2014年考试大纲,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常见的文言虚词顺口溜】,之乎者也因为所以则其而且焉然若何故乃与于虽或既即,考点梳理,紫色字是2014年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考题里出现的虚词。,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二点: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虚词在句中的。</p><p>5、虚词复习 一 其 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代词 他们 2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指示代词 那 这 其中 3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代词 它 4 自以为得其实 代词 它的 5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代词 自己的 6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p><p>6、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7 虚词教学设计 篇一:文言虚词教案 (精心整理 ) 文言虚词教案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可以做句子主干成分)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不可以做句子主干成分) 一、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p><p>7、一 虚词复习口诀 判断无误用必定 客观趋势用必然 情理必要用必须 客观需求用必需 从未有过用不曾 以前有过用曾经 没有害处用不妨 程度范围用不过 控制不了用不禁 忍受不了用不堪 从今以往用从此 过去至今用从来 确。</p><p>8、,高考文言虚词复习宜山高级中学,.,七、所,.,1.所+动词表的人(事、物、地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臣所过屠者朱亥此陵宿夕所不忘也苏武传2.为+所表被动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为婢仆所惑,.,3.所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原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原因(表原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凭借(表手段和目的)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缘故(表原因),.,4妪每谓余曰:“某所。</p><p>9、文言虚词复习,2014年考试大纲,理解 B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常见的文言虚词顺口溜】,之乎者也 因为所以 则其而且 焉然若何 故乃与于 虽或既即,考点梳理,紫色字是2014年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考题里出现的虚词。,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二点: 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 牢记其特殊用法。 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p><p>10、正确使用虚词,一、虚词的特点作用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虚词数量少,且无实在的词汇意义,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与填充两种,二、虚词的使用应注意“四要 1、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要弄清虚词的正确搭配。3、要弄清虚词的正确位置。 4、不要。</p><p>11、文言虚词复习,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孙淑媛,之,1.公与之乘,之:他(代曹刿),2.渔人甚异之,之:此(代桃花林),3.古仁人之心,之:的(结构助词),4.无丝竹之乱耳,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不译。,5.处处志之,之:用在动词后,凑足音节, 不译。,6.何陋之有,之:起提宾的作用,代词:他(她)、他们、它、它们、此、这(这件事、这个); 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凑。</p><p>12、1 / 12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学习要点: 掌握 “ 而 ”“ 何 ”“ 乎 ” 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明确有 18 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在文中的用法 ” ,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复习 “ 而 ” 典型例题 (一)用作连词。 1用法: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 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