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编号:26736157]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
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则函数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则函数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满分16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Tag内容描述:<p>1、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给出命题:若函数yf(x)是幂函数,则函数yf(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在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易知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而逆命题、否命题是假命题故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三个命题中,真命题有一个答案: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________x0R,ex00;xR,2xx2;ab0的充要条件是1;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解析:因为xR,ex0,故排除;取x2,则2222,故排除;ab0,取ab0,则不。</p><p>2、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体系构建自我校对逆否命题必要条件pqp且q或全称命题存在量词题型探究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四种命题是指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非p和非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非p,则非q;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原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之间的真假是不确定的,而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或它的逆命题与它的否命题)之间在真假上是始终保持一致的,即同真同假正是因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真假一致,所以。</p><p>3、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1)四种命题:如果用p和q分别表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那么它的四种形式是: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原命题与逆否命题。</p><p>4、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1 设p 1 x 2 q 2x 1 则p是q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当1 x 2时 2 2x 4 所以p q 但由2x 1 得x 0 所以q。</p><p>5、章末综合测评(一)常用逻辑用语(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命题“有些负数满足不等式(1x)(19x) 0”用“”或“”可表述为________【解析】“有些负数”表示存在量词用“”来描述【答案】x0,使不等式(1x)(19x) 02命题“xR,x2x10”的否定是__________. 【导学号:95902056】【解析】全称命题“xM,p(x)”的否定为存在性命题“x0M,p(x0)”,故填x0R,xx010.【答案】x0R,xx0103在命题“若mn,则m2n2”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p><p>6、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学习目标1.理解命题及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4.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含义,会判断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真假,会求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知识点一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为等价命题.知识点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直接利用定义判断:若pq成立,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条件与结论是相对的)2.。</p><p>7、1命题学习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重点)掌握四种命题的结构形式会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难点)正确判断命题的真假性(易混点)1命题及相关概念(1)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2)分类(3)形式:通常把命题表示为“若p,则q”的形式,其中p是条件,q是结论思考:“x5”是命题吗?提示“x。</p><p>8、1.3.1量词学习目标1.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概念.3.能判定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真假并掌握其判断方法.知识点一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思考观察下列命题:每一个三角形都有内切圆;所有实数都有算术平方根;对一切有理数x,5x2还是有理数.以上三个命题中分别使用了什么量词?根据命题的实际含义能否判断命题的真假.答案命题分别使用量词“每一个”“所有”“一切”.命题是真命题,命题是假命题.三个命题中的“每一个”“所有”“一切”都有全部、所有的意义,要求命题对某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成立,。</p><p>9、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的概念及真假命题的判断(1)命题是能够判断成立或不成立的语句,一个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2)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直接判断: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判断条件能否推得结论;利用四种命题的等价关系: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对于“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判断方式可分别简记为:一真即真、一假即假、真即假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的构成: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结论和条件“换位”);否命题:若非p,则非q(条件和结论都否定“换质”);逆否命。</p><p>10、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学习目标: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能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重点)2.“p或q”、“p且q”、“非p”命题的真假判断(难点)3.知道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易错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逻辑联结词阅读教材P10例1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逻辑联结词命题中的“或”、“且”、“非”称为逻辑联结词2命题构成的形式记法含义读法pq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一个新命题p或qpq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一个新命题p且q非p对命题p进行否定得到。</p><p>11、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基础达标若命题p:0是偶数,命题q:2是3的约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的是________ p且q;p或q;p;p且q.解析:因为命题p真,命题q假,所以“p或q”为真答案:4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每人预测情况如下:甲:如果乙获奖,那么我就没获奖;乙:甲没有获奖,丁也没有获奖;丙:甲获奖或者乙获奖;丁:如果丙没有获奖那么乙获奖竞赛结果只有1人获奖且4人预测恰有3人正确,则________获奖解析:若甲获奖,则甲、丙对,乙,丁错;若乙获奖,则甲、乙、丙、丁都对;若丙获奖,则甲、乙、丁对,丙错;若丁获奖,则甲对,乙、丙。</p><p>12、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基础达标 若命题p:0是偶数,命题q:2是3的约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的是________ p且q;p或q;p;p且q. 解析:因为命题p真,命题q假,所以“p或q”为真 答案: 4名学。</p>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相关PPT文档
【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