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第22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1)抗贫血药。2)抗凝血药、促凝血药、溶栓药 3)血容量扩充药。1 第一节 抗贫血药 n贫血。1.抗凝药 2.抗血小板药 3.纤维蛋白溶解药 4. 促凝血药 1. 抗贫血药 2. 促白细胞增生药 3. 扩充血容量的药物。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第一节 抗贫血药。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Tag内容描述:<p>1、第22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1)抗贫血药; 2)抗凝血药、促凝血药、溶栓药 3)血容量扩充药; 1 第一节 抗贫血药 n贫血:血液中RBC与Hb正常值。 n分类: 1.缺铁性贫血:补Fe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VitB12 营养性:VitB12、叶酸 3. 再障: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2 一、铁制剂 一)影响铁剂吸收的因素 1.促进吸收的因素: 1)胃酸:使铁盐铁离子 2)维生素C、果糖等还原物质:Fe3+ Fe2+ 2.防碍吸收的因素: 1)胃酸缺乏以及高钙、磷食物、鞣酸等 2)四环素类药物 3 二)铁剂作用和用途 1.铁为血红蛋白的主要组分, 治疗缺铁性贫血。 缺铁一。</p><p>2、第 29 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blood- forming organs 大连医科大学 李 淑 媛 key concept 概 述 常 用 药 物 复 习 思 考 题 抗凝血药 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 促凝血药 作用于造血系统的药物 血容量扩充药 基本概念常用药物 右旋糖酐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 血液是机体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血液 在血管内保持液态流动、血细胞数量和功能的稳定, 以及血容量的维持是正常发挥血液生理功能的重要条 件。血液流动性能或造血功能的改。</p><p>3、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Drugs Affecting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1,1抗凝药 2抗血小板药 3纤维蛋白溶解药 4. 促凝血药 1. 抗贫血药 2. 促白细胞增生药 3. 扩充血容量的药物,2,抗凝-促凝,血液组成成分&血容量,凝血机制,纤溶酶原,(+),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u-PA),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溶解机制,Jay Mclean , 1916 John Hopkins University,第一节 抗凝血药,粘多糖硫酸酯,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3.抗动脉粥样 硬化作用,4.抗炎作用,5.。</p><p>4、第十八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B)A. 肝素 B.维生素K C.尿激酶 D.枸橼酸钠2.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D)A.维生素K B.垂体后叶素 C.枸橼酸钠 D.鱼精蛋白3.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A.抑制纤溶酶B.促进血小板聚集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4.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A.增强AT的抗凝作用B.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C.络合血中Ca2+D.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5.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B)A.可用于体内抗凝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C.口服无效。</p><p>5、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第一节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不能溶栓。,动脉粥样血栓,动脉血栓的形成,2.降血脂作用 促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脂酶和三酰甘油酶,水解乳糜微粒和LDL。 3.抗炎作用,临床应用 1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周围动脉血栓、心肌梗死等。 2、早期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止微血栓形成,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3.体外抗凝: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输血等。 4.抗动脉。</p><p>6、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学习目标,在本次课结束时,每位同学能 说出肝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辨析低分子量肝素与肝素的异同; 指出香豆素类与肝素的异同;香豆素类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列举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指出各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优缺点; 列举促凝血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区别各抗贫血药的适应证; 概述促白细胞增生药和血容量扩充药的临床应用。,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CO2 ,激素 缓冲pH 维持体温 生理性止血 机体防御,第一节 抗凝血药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第。</p><p>7、第27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chapter 27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blood-forming organs,第一节 抗凝血药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第三节 纤溶药 第四节 止血药 第五节 抗贫血药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主要内容,凝血过程演示,一、血液凝固,凝血酶原激活物(a,a,C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a,a,a,a,III,a,Ca2+,PF3,Ca2+,a,PF3,Ca2+,a,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二、抗凝系统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T) 肝素 蛋白质C,三、纤溶系统,纤溶系统组成:纤溶酶原,纤溶酶,。</p><p>8、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1促凝血药 药名与制剂用法及剂量作用和用途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拼音码:wssk3针:2mg/4mg片:2mg口服:成人2mg4mg/次,3次/日;肌内注射2mg4mg/次,2次/日,静注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新生儿出血可在产前一周给孕妇肌注,2mg4mg/日。维生素K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以及新生儿自然出血。如新生儿出血、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及低凝血酶原血症等。镇痛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解救杀鼠药“敌鼠钠”(Diphacin)中毒,此时宜用大剂量。注意较大剂量可致使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p><p>9、第27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chapter 27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blood-forming organs,第一节 抗凝血药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第三节 纤溶药 第四节 止血药 第五节 抗贫血药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主要内容,凝血过程演示,一、血液凝固,凝血酶原激活物(a,a,C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a,a,a,a,III,a,Ca2+,PF3,Ca2+,a,PF3,Ca2+,a,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二、抗凝系统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T) 肝素 蛋白质C,三、纤溶系统,纤溶系统组成:纤溶酶原,纤溶酶,。</p><p>10、第二十四章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抗凝系统,包括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AT) 蛋白质C(protein C,又称为抗凝蛋白C) AT 合成部位:肝脏细胞,肺、脾、肾、心、肠、脑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合成AT的能力。 机制:AT结构中含有精氨酸残基作用于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凝血因子a、a、a 、a和a 形成1:1复合物凝血因子失活抗凝作用。,纤溶酶原,纤溶酶,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精确动态平衡,第一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抗凝血药是指能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的某些环节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 防止。</p><p>11、1,第二十八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2,目的要求:,1、掌握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用途; 2、掌握肝素、香豆素和维生素K的作用、 作用机理和用途。,3,血液四大功能 :1、运输功能2、调节体温3、调节PH值4、免疫功能,4,取决以下两条件:,1、量充足: (1)血液容量; (2)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2、运行通畅: (1)不出血 (2)不凝血,5,第一节 抗贫血药,6,一、贫血,贫血:血红蛋白。</p><p>12、1,第二十八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詹份巴辨镐颐嗽着吁婆颖嘱锑仆姨藉付动毙洋炽相架聪竣钢羌歧够岳哉隅第二十八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第二十八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2,目的要求:,1、掌握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用途; 2、掌握肝素、香豆素和维生素K的作用、 作用机理和用途。,窒胚送啸借证伸退绞攒纱奇扩柬倍漱堆权搽坯督嫡沼疾农湾放辫侦贺丁艾第二十八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第二十八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