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历史导学案课题名称班级课型自主主备人方占红总课时1备课时间113上课时间114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襄阳一中高一年级导学提纲历史必修一编写高婷审核吴锋使用时间第十周姓名考号专题四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学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Tag内容描述:<p>1、乡 愁 余光中 1971年于台湾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台湾作家,诗人。 台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祖籍福建。 1928年生于南京。 1949年迁香港; 1950年迁台湾; 1971年作乡愁于台北。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饱受乡愁折磨之苦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p><p>2、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http:/www.591up.com)必修一专题四: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选择题(共51小题,共0分)1(2007江苏单科15)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p><p>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设计江西省宁都中学高一年级历史组潘文兵设计思想: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通过模拟记者招待会、辩论赛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简述一国两制构。</p><p>4、乡 愁 余光中 1971年于台湾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台湾作家,诗人。 台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祖籍福建。 1928年生于南京。 1949年迁香港; 1950年迁台湾; 1971年作乡愁于台北。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饱受乡愁折磨之苦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p><p>5、2013-10-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 澳门特区政府财政局宣布,澳门2013年度现金分享计划发放工作已于上月底基本完成。截至9月30日,特区财政局已向63万多人发放了数额不等的现金。 澳门特区2013年现金分享计划7月2日起实施,特区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分别获发8000元(澳门元,约6600元人民币)及4800元。受惠于本年度现金分享计划的澳门永久性居民约57万,非永久性居民约6.8万,涉及财政开支约48.85亿元。,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祖国统一对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1842南京条约,1898展拓。</p><p>6、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台湾历史大事记,1624年9月,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1662年2月9日,郑成功收复台湾。,1884年,中法战争中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军重创。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1888年3月3日,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1894年,日本发。</p><p>7、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新课程标准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这一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形成并成为国策的? “一国两制”的正确含义和内涵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提供了法律依据,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1981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p><p>8、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两枚邮票中涉及的地区,在相关法律的规定下( )A 都享有独立的外交权力B 都需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C 都享有高度的地方自治权D 都能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2019”“一国两制”可知左图反映的是香港回归,右图反映的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种制度都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B正确;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都没有独立的外交权力,排除A;民族自治区没有高度的地方自治权,不能加入地区性国际组。</p><p>9、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本课概述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课标明确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从构想到法律确定,以及“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果必须清楚,同时注意把握这一伟大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的伟大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而清楚它们对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作用,以及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等三个子目来阐述的。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p><p>10、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台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22015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p><p>11、葡萄牙国旗降落,五星红旗飘扬在澳门上空,这些图片反映哪两件历史事实?它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英国国旗降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上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形成,一国两制的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本课知识结构,“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思考台湾问题的由来?,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和形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质的不同?,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主体,。</p><p>12、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皖南八校联考)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共同纲领 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A缺乏变革的创断性B具有历史的延承性C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D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解析:选B。从材料中1954年宪法的制度契机和雏形在共同纲领中已经孕育可知,1954年宪法沿袭了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项正确。2(2019齐齐哈尔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p><p>1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温家宝:我愿意通过记者女士向台湾同胞表示亲切的问候。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地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尽早恢复两岸。</p><p>14、江苏省邳州市高中历史 4.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1 课 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1.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 2. 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3。</p><p>15、新课导入,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