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 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材分析 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 应用非常广泛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 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为下一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做铺垫 本。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Tag内容描述:<p>1、点击页面即可演示 (1)x-726; (2) 3x2x+1; (3) 50; (4) -4x3. 下面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1)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2)只含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次数是1; (4)都是不等式. 只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 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进行变形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下列不等式进行变形 : (1)在不等式x-726的两边同时加7得 ; x33 (4)在不等式-4x3 的两边同时除以-4得 ; (3)在不等式 的两边同时除以 得 ; x75 (2)在不等式3x2x+1的两边同时减去2x得 ; x1 归纳: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或式子,相 。</p><p>2、一元一次方程专题 编讲:向老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知识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如果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我们就把这样的方程叫整式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5、 解一元。</p><p>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5+48B.2x1C.2x5D.3x0 2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3a-3b BC3-a3-b Da-3b-33由xy得axay的条件应是Aa0 Ba0 Ca0 Db04.(台湾)解不等式,得( )A B C D5.(山东烟台)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江西南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7用“”或“”填空,并说明是根据不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1)如果x+25,那么x_______3;根据是_______(2)如果,那么a_______;根据是________(3)如。</p><p>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高)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那么m的值是 ( ) .Am1 Bm1 Cm-1 D不能确定2由得到,则a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a0 Ba0 Ca0 Da为任意实数3已知,如果,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24不等式的解集是,则a为( ).A-2 B2 C8 D55如果1998a+2003b=0,那么ab是( )A正数 B非正数 C负数 D非负数6.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的值是 ( ). A0 B2 C -2 D-4 二、填空题7若为非负数,则 的解集是 .8利用积的符号性质解下列不等式:(1),则解集为________. (2)。</p><p>5、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教学设计泥店中学 张怀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3)、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由具体实例的分析、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善于分析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p><p>6、沪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同步练习题1解方程1,为了去分母应将方程的两边同乘以( )A4 B3 C12 D242在解方程1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3(x1)62(2x3) B3(x1)12(2x3)C3x16(4x3) D3x114x33如果等式与相等,则x的值为( )A3 B4 C5 D64将方程1中分子、分母中的小数变为整数,结果正确的是( )A.1 B.10C.1 D.105若1与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_6解下列方程:(1)x2;(2)1.7在解方程1的过程中,去分母,得610x12(2x1);去括号,得610x14x2;移项,得10x4x261;合并同类项,得14x5;系数化为1,得x。</p><p>7、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练习题1化简: (1)22(x1)_____; (2)3(1x)2(2x1)________ 2方程4(x3)2(2x)去掉括号可以变形为() A4x1242x B4x124x C4x1242x D4x1242x 3方程3(x1)2(x1)1变形正确的是() A3x32x21 B3x32x21 C3x32x11 D3x12x114解方程4(x1)x2(x),步骤如下:去括号,得:4x4x2x1.移项,得:4xx2x14.合并同类项,得:5x5.系数化为1,得:x1.检验知:x1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有错其中最早做错的一步是( )A B C D5填空:解方程5(x2)4(2x5)32(1x)解。</p><p>8、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练习题1下列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由x2,得x8B由8x73,得8x7636C由85x2,得5x28D由2a,得2a2下列变形正确的有( ) 从13x5得到x513; 从7x313x2得到13x7x32; 从5x72x11得到1172x5x; 从2x33x4得到2x43x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方程4x23x的解答过程的顺序是( ) 合并,得5x5移项,得4xx32系数化为1,得x1 A B C D 4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5y4,移项得y45 B3y72y,移项得3y2y7 C3y2y4,移项得3y2y4 D3y22y1,移项得3y2。</p><p>9、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学习难点】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说明:判断方程的依据:一是。</p><p>10、31第2课时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1移项1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A由5x7y2,得27y5xB由6x3x4,得6x34xC由8xx5,得xx58D由x93x1,得3x1x92在解方程3x52x1的过程中,移项正确的是()A3x2x15 B3x2x51。</p><p>11、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等式性质的过程,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重、难点】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难点:灵活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 先用10分钟时间精读一遍教材用红笔勾。</p><p>12、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经历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p><p>13、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学习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学习难点】:理解“移项法则”的依据,以及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解方程:(1)3x-2x=7; (2)x+x=3;二、自主探究1.。</p><p>14、第2课时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重点)2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一、情境导入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一边是常数项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答那么像3x7322x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移项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p><p>15、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9级说课稿滁州市区初中数学“同步教学观、评、研”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公开课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设计说明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到来,感谢市教育局曹主任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感谢六中数学组的全体同仁,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我们数学组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应该说这节课的呈现是我们数学组全体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一简单的说明: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p><p>16、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练习题1化简: (1)22(x1)_____; (2)3(1x)2(2x1)________ 2方程4(x3)2(2x)去掉括号可以变形为() A4x1242x B4x124x C4x1242x D4x1242x 3方程3(x1)2(x1)1变形正确的是() A3x32x21 B3x32x21 C3x32x11 D3x12x114解方程4(x1)x2(x),步骤如下:去括号,得:4x4x2x1.移项,得:4xx2x14.合并同类项,得:5x5.系数化为1,得:x1.检验知:x1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有错其中最早做错的一步是( )A B C D5填空:解方程5(x2)4(2x5)32(1x)解。</p><p>17、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练习题1下列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由x2,得x8B由8x73,得8x7636C由85x2,得5x28D由2a,得2a2下列变形正确的有( ) 从13x5得到x513; 从7x313x2得到13x7x32; 从5x72x11得到1172x5x; 从2x33x4得到2x43x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方程4x23x的解答过程的顺序是( ) 合并,得5x5移项,得4xx32系数化为1,得x1 A B C D 4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5y4,移项得y45 B3y72y,移项得3y2y7 C3y2y4,移项得3y2y4 D3y22y1,移项得3y2。</p><p>18、沪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同步练习题1解方程1,为了去分母应将方程的两边同乘以( )A4 B3 C12 D242在解方程1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3(x1)62(2x3) B3(x1)12(2x3)C3x16(4x3) D3x114x33如果等式与相等,则x的值为( )A3 B4 C5 D64将方程1中分子、分母中的小数变为整数,结果正确的是( )A.1 B.10C.1 D.105若1与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_6解下列方程:(1)x2;(2)1.7在解方程1的过程中,去分母,得610x12(2x1);去括号,得610x14x2;移项,得10x4x261;合并同类项,得14x5;系数化为1,得x。</p><p>19、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执教者:曾杨烨,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知识回顾,知识回顾,解方程就是将方程转化为形如x=a(a为常数)的过程,x=a(a为常数):1、它仍然是方程. 2、未知数在等号一 边,常数项在等号另一边. 3、x的系数为1.,什么是解方程?,让我们一起来尝试解一元一次方程,观察这两个方程,你发现了什么异同?,你发现了什么?,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p><p>20、德智答疑 http:/dayi.dezhi.com/shuxue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1、方程的解 初一数学 题型:解答题已知:方程(3a+2b)x2+ax+b=0是关于x一元一次方程,且有唯一的解,试求出这个唯一的解.问题症结:大概知道解题方向了,但没有解出来,请老师分析考查知识点:中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及解法 难度:解析过程:已知:方程(3a+2b)x2+ax+b=0是关于x一元一次方程,且有唯一的解,试求出这个唯一的解.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可得,解析过程:已知:方程(3a+2b)x2+ax+b=0是关于x一元一次方程,且有唯一的解,试求出这个唯一的解: 因为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