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回忆:竖式各部分“名字”385=3857353被除数除数商5和7的积余数73知识点回顾: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余数要比除数小商的位置要定好试商一定要细心,商大商小都不行741642379364425358117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堆)20192020年三年级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Tag内容描述:<p>1、回忆:竖式各部分“名字” 385= 3 85 7 3 5 3 被除数除数 商 5和7的积 余数 73 知识点回顾: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 注意什么呢? 余数要比除数小 商的位置要定好 试商一定要细心,商大商 小都不行 7 4 16 4 2 3 79 3 6 4 4 25 3 5 8 1 17 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 (堆) (根) = ( ) ( ) 20 6 3 2 19 6 3 堆 1 根 = (根) (根)19 3 6 1 把算式写完整: (1) (2) ( )31( )被除数最大是几? ( )78( )被除数最小是几? 填一填。 ( )( )86 ( )( )45 2 571 5 (1)全部坐大船,要租几条大船。</p><p>2、有余数的除法(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页例5、课堂活动1、2题及第102页练习十四24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口算。324 637 549(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还剩几朵?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5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p><p>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1-52页例2、例3及相关的做一做。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写法和竖式的计算方法。3)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4)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教学用具:小棒、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操作铺垫,设置悬念。1分一分。1)把6个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分得几个?2)把5。</p><p>4、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115116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十五17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试商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梨、盘、图片、小棒、圆片。</p><p>5、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49-51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横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通过教学,可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除法笔算打下基础。教学时首先安排了同学们列队欢迎福娃的情境,安排这个情境的目的:一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激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欲望;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列队欢迎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p><p>6、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简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例2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p><p>7、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p><p>8、正安二小集体备课教案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18年 月 日学 科数学年 级二年级主 备雷敏补白者课 题有余数的除法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重 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p><p>9、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60有关余数的除法。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p><p>10、正安二小集体备课教案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18年 月 日学 科数学年 级二年级主 备雷敏补白者课 题有余数的除法课 型新授教 学目 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重 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p><p>11、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课本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2、教材简析“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上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学好。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有意识地注意联。</p><p>1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2在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操作并解答(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2)拿出8很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你是怎样想的?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3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p><p>1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3 教科书第1、2页例l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 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p><p>14、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计。</p><p>15、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第12页初步体会余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34页初步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57页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p><p>16、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3 1、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p><p>17、(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98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p><p>18、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 使学生在操作、计算和比较等活动中,发现并初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简单。</p><p>19、三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及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等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