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用逻辑用语
p(x)。高考全国卷Ⅱ)已知集合A={(x。A.∀x∈R。B.∀x∈R。A.p∧q是真命题 B.p∧q是假命题。C.綈p是真命题 D.p是假命题。选A 对于命题p。A.任意x∈R。C.存在x∈R。A.∀x∈R。x2≥0 B.∀x∈R。A.存在x0≤0。1 B.存在x0&gt。C.A∪B={x|x>1} D.A∩B=∅。
与常用逻辑用语Tag内容描述:<p>1、第2课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1)【学习目标】1.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 结合具体命题,学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问题情境】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真假.(1)若xy,则x2y2(2)若ab = 0,则a = 0(3)若x21,则x1(4)若x1或x2,则x23x20.【合作探究】1. 一般地,“若p则q”为真,记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若p则q”为假,记作. __________或__________;2.一般地,如果___________,那么称____________的充分条件;同时_____________必要条件;如果_________________,那么称_。</p><p>2、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第1课时“且”与“或”学习目标1、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会使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并改写某些数学命题,会判断含有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1.重点难点:了解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2.教学难点:会使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并改写某些数学命题,会判断含有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方 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一自主学习要在某居民楼一楼与二楼的楼梯间安一盏灯,一楼和二楼各有一个开关,使得任意一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这盏灯,你能运用“或”“且”的方法解决吗?2.新知识学习1。</p><p>3、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意义(重点)2.结合具体命题,学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重点、难点)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符号与的含义阅读教材P7上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命题真假“若p则q”为真“若p则q”为假表示方法pqpq读法p推出qp不能推出q用“”、“”填空:(1)x2________x1;(2)ab________acbc;(3)ac2bc2________ab;(4)a,b,c成等差数列________2bac.解析(1)当x2时,一定有x1,故填;(2)当c0时,ab不能推出acbc,故填;(3)因为。</p><p>4、专题突破 专题一 高考客观题的几种类型 第1讲 集合、复数与常用逻辑用语,热点突破,高考导航,备选例题,高考导航 演真题明备考,高考体验,1.(2016全国卷,文1)设集合A=1,3,5,7,B=x|2x5,则AB等于( ) (A)1,3 (B)3,5 (C)5,7 (D)1,7,解析:集合A与集合B的公共元素有3,5,故AB=3,5,选B.,B,2.(2016全国卷,文1)已知集合A=1,2,3,B=x|x29,则AB等于( ) (A)-2,-1,0,1,2,3 (B)-2,-1,0,1,2 (C)1,2,3 (D)1,2,解析:B=x|-3x3,AB=1,2.故选D.,D,3.(2015全国卷,文1)已知集合A=x|x=3n+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5 (B)4 (C)3 (D)2,解析:由已。</p><p>5、考查角度1集合、复数与常用逻辑用语分类透析一集合的运算例1 (1)(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已知集合A=,B=0,1,2,3,则AB=().A.-1,0,1B.0,1C.-1,0 D.0(2)(2018届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若集合A=xZ|x2+x-12<0,B=x|x<sin 7,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2 B.3 C.4 D.5解析 (1)解不等式x+1x-10,可得-1x<1,所以集合A=x|-1x<1,又B=0,1,2,3,所以AB=0,故选D.(2)集合A=xZ|x2+x-12<0=xZ|-4<x<3=-3,-2,-1,0,1,2,B=x|x<sin 7=x|x<0,则AB=-3,-2,-1,元素个数为3.故选B.答案 (1)D(2)B方法技巧 解答与集合中元素。</p><p>6、12.2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读教材填要点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任意、“所有”、“每一个”等叫作全称量词,数学上用符号“”表示(2)存在量词:“存在”、“某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叫作存在量词,数学上用符号“”表示2含有“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命题“xI, p(x)”的否定是“xI,綈p(x)”;(2)命题“xI,p(x)”的否定是“xI,綈p(x)”小问题大思维1命题p:任何一个实数除以1等于这个数;q: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它们各使用了什么量词?提示:命题p使用了全称量词“任何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p><p>7、第1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 (2018高考全国卷)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B8C5D4解析:将满足x2y23的整数x,y全部列举出来,即(1,1),(1,0),(1,1),(0,1),(0,0),(0,1),(1,1),(1,0),(1,1),共有9个故选A.答案:A2(2017高考全国卷)已知集合Ax|x1DAB解析:集合Ax|x<1,Bx|x<0,ABx|x<0,ABx|x<1故选A.答案:A3(2017高考全国卷)设集合A1,2,4,Bx|x24xm0若AB1,则B()A1,3B1,0。</p><p>8、第1讲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018高考全国卷)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B8C5D4解析:将满足x2y23的整数x,y全部列举出来,即(1,1),(1,0),(1,1),(0,1),(0,0),(0,1),(1,1),(1,0),(1,1),共有9个故选A.答案:A2(2017高考全国卷)已知集合Ax|x1DAB解析:集合Ax|x<1,Bx|x<0,ABx|x<0,ABx|x<1故选A.答案:A3(2017高考全国卷)设集合A1,2,4,Bx|x24xm0若AB1,则B()A。</p><p>9、考点规范练4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基础巩固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xR,0B.xN,x20C.xR,ln x0有解”等价于()A.x0R,使得f(x0)0成立B.x0R,使得f(x0)0成立C.xR,f(x)0成立D.xR,f(x)0成立4.(2017辽宁大连模拟)若命题p:函数y=x2-2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命题q:函数y=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则()A.pq是真命题B.pq是假命题C.p是真命题D.q是真命题5.下列命题中。</p><p>10、课时达标检测(三)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对点练(一)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2018衡阳质检)已知命题p:R,cos()cos ;命题q:xR,x21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pq是真命题Bpq是假命题C綈p是真命题Dp是假命题解析:选A对于命题p:取,则cos()cos ,所以命题p为真命题;对于命题q:x20,x210,所以q为真命题由此可得pq是真命题故选A.2(2018开封模拟)已知命题p1:x(0,),3x2x,命题p2:R,sin cos ,则在命题q1:p1p2;q2:p1p2;q3:(綈p1)p2和q4:p1(綈p2)中,真命题是()Aq1,q3Bq2,q3 Cq1,q4Dq2,q4解析:选C因为yx在R上是增。</p><p>11、考点规范练4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基础巩固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任意xR,0B.任意xN,x20C.存在xR,ln x0有解”等价于()A.x0R,使得f(x0)0成立B.x0R,使得f(x0)0成立C.xR,f(x)0成立D.xR,f(x)0成立4.已知p:|x|1,q:-1x<3,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命题“xR,x2-x。</p><p>12、课时跟踪训练(三)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xR,x20BxR,2x10CxR,lgxB”是“sinCsin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q:“ab”是“ac2bc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p真q假Bp假q真Cpq为假Dpq为真解析在。</p><p>13、课时达标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解密考纲本考点考查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互化,尤其是后者,频繁出现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一、选择题1已知命题p:对任意x0,总有ex1,则p为(B)A存在x00,使得ex00,使得ex00,总有ex0,总有ex1的否定p:存在x00,使得ex0<1.故选B2已知命题p:x0R,tan x01;命题q:xR,x2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命题pq是真命题B命题p(q)是假命题C命题(p)q是真命题D命题(p)(q)是假命题解析取x0,有tan1,故命题p是真命题;当x0时,x20,故命题q是假命题。</p><p>14、课堂达标(一) 集合A基础巩固练1(2017课标)已知集合Ax|x<1,Bx|3x1,则()AABx|x0BABRCABx|x1 DAB解析由3x1可得3x30,则x0,即Bx|x0,所以ABx|x1x|x0x|x0,ABx|x1x|x0x|x1故选A.答案A2(2017天津)设集合A1,2,6,B2,4,CxR|1x5,则(AB)C()A2 B1,2,4C1,2,4,6 DxR|1x5解析(AB)C1,2,4,61,51,2,4,选B.答案B3(2018哈尔滨九中二模)设非空集合P,Q满足PQP,则( )AxQ,有xP BxQ,有xPCx0Q,使得x0P Dx0P,使得。</p><p>15、11.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如图:p:开关A闭合,q:灯泡B亮问题1:p与q有什么关系?提示:命题p成立,命题q一定成立p:两三角形相似,q:对应角相等问题2:p与q有什么关系?提示:命题p成立,命题q一定成立一般地,如果pq,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已知p:整数x是6的倍数;q:整数x是2和3的倍数问题1:“若p,则q”是真命题吗?提示:是 问题2:“若q,则p”是真命题吗?提示:是问题3:p是q的什么条件?提示:充要条件1如果pq,且qp,那么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2如果pq,。</p><p>16、目录 第1讲集合及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第2讲集合的运算第3讲命题 基本逻辑联结词及量词第4讲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单元 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 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 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 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 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 使用建议 第一单元 使用建议 第1讲 集合及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1讲 编读互动 第1讲 知识梳理 第1讲 知识梳理 第1讲 要点探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