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课件
与妻书 林觉民 教学目标 一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 为天下谋永福 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 理解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 这句话的含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 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写。
与妻书课件Tag内容描述:<p>1、17与妻书,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熟记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黄花岗起义的有关史实,能说出林觉民的生平事迹。2.学习围绕关键性语句展开议论抒情的方法,体味文章情感真挚、说理深刻的写作特点。3.学习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连线作者林觉民(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p><p>2、与妻书,林觉民,1,林觉民像,2,解题及作者简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3,黄花岗七十二。</p><p>3、解析 禁:经受。,D,解析 B两个“以”皆为“介词,用”。A.分别为“副词,或许”;“名词,有的人”。C.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为代词,代“我的万千衷情”。D.分别为“动词,作为”;“介词,替”。 答案 B,解析 D两个“书”都是“书信”的意思;A.第一个“禁”是“忍受”,第二个“禁”是“禁止”;B.第一个“告”是“请求”,第二个“告”是“告诉”;C.第一个“竟”是“使完毕”,第二个“竟”是“全、终”。 答案 D,解析 “善”与“老”均为形容词作动词用。,B,解析 “念”通“廿”,二十。,D,解析 。</p><p>4、17与妻书,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熟记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了解黄花岗起义的有关史实,能说出林觉民的生平事迹。2.学习围绕关键性语句展开议论抒情的方法,体味文章情感真挚、说理深刻的写作。</p><p>5、与妻书,林觉民,林觉民像,解题及作者简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孙中。</p><p>6、11谏逐客书*与妻书,谏逐客书一、识作者第一丞相李斯李斯(?前208)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p><p>7、与妻书,林觉民,1,林觉民像,2,解题及作者简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3,黄花岗七十二。</p><p>8、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够 能够 廿 二十 溟 海 陲 边际 返 返回 智 智慧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0 辨 区别 能 能耐 又 上古称数往往 在两位数之间加 有 字 变 变化 晤 面对面地交谈 1 2。</p><p>9、14与妻书林觉民 一 新课引入 鲁迅先生说过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民主战士林觉民就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真豪杰 大丈夫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那感人至深的绝笔 与妻书 二 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林觉民 1887 1911 字意。</p><p>10、14与妻书 气尽前溪舞 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 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 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 还自托微波 唐 李商隐 离思 1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理解句子含义 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重点 2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