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赏析
客路&quot。20XX年北京二模语文诗歌鉴赏题汇总。【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2011年语文中考试题库古诗词赏析专题第 7 页 共 7 页。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在古诗词名句扩写中有很好的体现。古诗词鉴赏。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选材、考点。
语文古诗词赏析Tag内容描述:<p>1、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p><p>2、20XX年北京二模语文诗歌鉴赏题汇总特征码XGzFBdlUgOEXssQpQakG一、海淀区二模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10分)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柳枝词 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注释】罟()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临圻(q):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p><p>3、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5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解析】答题模式为:字面义文中义,(手法表达效果),作用(内容上,情感上,结构上)【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E(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答案】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解析】从“愁”。</p><p>4、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p><p>5、2011年语文中考试题库古诗词赏析专题第 7 页 共 7 页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析2011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p><p>6、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提分方法之“三步法”!为了提高古典诗词鉴赏、片段作文两个重要考点,能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古诗词名句扩写中有很好的体现!例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不改变原词意境。还原情境“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共才七个字,乍一看,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要求扩写的诗词名句一般都出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课本,题目本身已经给了同学们解题的隐性已知条件诗句的情境因素。做题时首先应该还原诗句的情境,通过回忆全诗或全词弄清该情境包含的三项内容:。</p><p>7、初三语文诗词赏析选择题汇总1、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11、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p><p>8、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读懂 述明,复习目标:,1、明确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选材、考点,:短小、浅显、课外名作 考点:揣摩情感、赏析诗句,选材,古诗词鉴赏得分技巧,读懂得分前提 读什么? 一读诗题 二读作者 三读诗句 四读注释,述明得分关键 审清问点 按点作答 准确 规范 完整 简明,修辞手法(常用),1、比喻 答题方法: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作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表达了作者___的感情。 2、拟人 答题方法: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表达了。</p><p>9、3月3日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色图景?在词中有何作用?(3分)千秋岁秦 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答案:(1)描写了一幅城郭外溪水边,花影摇曳纷繁、莺声呖呖的春深景色。(2分)以景衬情,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愁苦。(1分)(意思对即可)3月4日作者看到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p><p>1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4课;语第21课;苏教七上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首句点明闻讯的时节是暮春,“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暗喻诗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此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闻道”,听说,可见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表明友人的远去,为下文的“寄愁心”作衬笔,体现出龙标的偏远。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手法、情感:借景抒情。“愁心”传达出忧郁之情。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p><p>11、苏教版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七年级(上)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2。</p><p>12、语文版七年级古诗词赏析题 (一)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答: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你认为“见”和“望”哪个字更好?答:“见”字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p><p>13、饮 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饮 酒,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饮 酒,陶渊明,朗读欣赏,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p><p>14、诗词鉴赏(一) (时间:50分钟 分值:60分),1(2011天津)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p><p>15、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7上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本诗朗读的感情基。</p><p>16、初中古诗赏析 1 杂诗 王维 开头两句 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 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 传神地表达了 我 急欲了解故乡风物 人事的心情 后两句作者不问人事而问物事 其实是诗人想说的话 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 对家乡的思念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2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 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 反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