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物质资料的生产 D. 经济规律 2、商品是 (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政治与经济的双向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 1、 政治经济学是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Tag内容描述:<p>1、1 2012 年电大 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最新完整版 名词解释: 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生产社会化 :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既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生产价格 :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生产 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生产力 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 ,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 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 :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相对剩余价值 :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 而生产的。</p><p>2、12012年电大 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最新完整版名词解释: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生产社会化: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既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价格: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利润:是低。</p><p>3、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000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A.生产、运输、分配、消费B.生产、运输、交换、消费C.生产、流通、分配、消费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社会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p><p>4、12012年电大 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最新完整版名词解释: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生产社会化: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既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价格: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利润:是低。</p><p>5、1 2012 年电大 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最新完整版 名词解释: 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生产社会化 :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既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生产价格 :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生产 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生产力 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 ,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 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 :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相对剩余价值 :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 而生产的。</p><p>6、一、判断题 第 1 题 :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银行准备金率。( 错误 ) 第 2 题 : 国际贸易,就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正确 ) 第 3 题 :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再发展到国家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身调节。( 正确 ) 第 4 题 :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正确 ) 第 5 题 :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正确 ) 第 6 题 : 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征是充分开展竞争。( 正确 ) 第 7 题 :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正确 ) 第 8 。</p><p>7、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工商管理 2010-06-14 19:34:15 阅读 94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政治经济学作业 1 (导言及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劢觃待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仸务是 揭示生产方式运劢的觃待,即经济觃待 。 P3; 6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生产资料 和 劳劢力 。 P3 3商品的二因素是 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劢的二重性是挃 具体劳劢和抽象劳劢 。P13; 15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 劳劢和社会劳劢的矛盾 。 P16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社会必要劳劢时间 决定的。 P17 6价值的实体是 抽象。</p><p>8、Politic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Second Edition Barry Clark PRAEGER Westport, Connecticut London -iii-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 Clark Barry Stewart, 1948- Politic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 Barry Clark.- 2nd ed. p. cm.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and index. ISBN 0-275-95869-8 (alk. paper).- ISBN 0-275-96370-5 (pbk.: alk. paper) 1. Comparative economics. I. Title. HB90.C52 1998 330-dc21 98-15657 British Library Cataloguing-in-Pu。</p><p>9、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 而不是 政治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而不是政治学 一 、 经济学与 “ 政治经济学 ” 的由来 二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三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一、经济学与 “ 政治经济学 ” 的由来 1、我国古代经济的含义: “ 经邦济世 ” 、 “ 经世济民 ” ,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拯救庶民。 2、西方古代经济的含义: 古希腊。</p><p>10、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 而不是 政治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而不是政治学 一 、 经济学与 “ 政治经济学 ” 的由来 二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三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一、经济学与 “ 政治经济学 ” 的由来 1、我国古代经济的含义: “ 经邦济世 ” 、 “ 经世济民 ” ,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拯救庶民。 2、西方古代经济的含义: 古希腊。</p><p>11、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市场机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主要内容 第四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一 、 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 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促进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 社会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2、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又推动 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p><p>12、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和经济危机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 、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 职能形式 二 、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 的统一 三 、 资本循环的定义及条件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过程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矿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家从投入货币到收回价值增殖了的更多的货币,使产业资本经历了一个循环,这种循环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p><p>13、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 具体形式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 、 成本价格和利润 二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三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四 、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成本价格的定义 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如果用 k=C+V, 商品价值公式便转化为 W=k+m。 ( 二)成本价格的意义 第一,成本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第二,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p><p>14、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 )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其运动公式为: W( 商品) G( 货币) W( 商品) 作为资本的货币,其运动公式为: G( 货币) W( 商品) G( 货币)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 W G(G=G+ G)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一)劳动力的含义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p><p>15、第二章 商品经济一般理论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商 品 第三节 货 币 第四节 价值规律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 逾越的阶段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一 )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由于私有制的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发展起来,使产品变成商品,产品生产变成为商品生产,因而产生了商品。</p><p>16、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 结构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 分配制度 第四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 、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必然结果 二 、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三 、 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四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是一个由客观规律支配的漫长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一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取代封建经济制。</p><p>17、第七章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形成 第一节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 一 、 生产与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二 、 垄断的组织形式 三 、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四 、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五 、 垄断统治下的竞争 一、生产与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 一 )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1、自由竞争的含义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2、自由竞争的特征 第一,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资本构成。</p><p>18、第八章 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一 、 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输出 二 、 资本国际化的影响 一、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输出 (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与资本输出 1、生产国际化 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2、资本国际化 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不断运行的过程。 3、资本输出 是指垄断资本家、垄断财团和资本主义国家,为攫取垄断高额利润或谋求其经济、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