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章 导 论 一 、概说。n1.文化的词源 n文。n (1)。n (2)品德修养——人文。文德教 化 n 化。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进入了繁盛期。《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大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讲述文化现象产生发展为主的课程。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下)。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Tag内容描述:<p>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一章 导 论 一 、概说“文化”和“文明” n1文化的词源 n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 象交文。”各色交错的纹理(本义)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n 引申为: n (1) “修饰”、“文采”、文物典籍 、礼乐制度等。 n (2)品德修养人文,文德教 化 n 化:说文解字 :“教行也” (“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 ;“变也” (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吕氏春秋顺民:“ 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习也”(风俗习惯,人物志 :“国有俗也。”) 。 n引申为:教化、教行、。</p><p>2、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古史的传说与地下文物的印证,在7000年至8000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 (一)从原始社会到夏、商的奴隶制社会其后的周代是中国文化的萌生期。 (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在这时完成了它的形成期。 (三)秦汉是中国文化的确立期。 秦代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皇朝; (四)唐宋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达了顶峰,中国文化进入了繁盛期。 (五)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总结与转型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9年的“五四”运动吹响了开创中国现代文化的新号角,。</p><p>3、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总学时数:56学时周学时数:4学时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考核形式:闭卷考试1、 课程简介及教材选用1、课程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讲述文化现象产生发展为主的课程,在。</p><p>4、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下)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特质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地理环境包括宇宙的、气象的、地质的、水文的、生物的等等诸多成分。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石、创造文化的自然前提,绝不是文化的消极衬托。</p><p>5、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主讲教师 刘宇 南昌大学,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晌。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 而且是入微的。 我们的民族精神,即是由那些文化原典所浇铸。 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从某些方面来说, 正是那些文化原典的表现。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 “仁爱”“博爱”“仗义”“忠诚”等,都可以从 先秦的文化原典中找到根源。,引 言,因而对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接受和辨 析,并在新的历史时期。</p>